首頁>要 論>大家談
更強且更美
8月8日,疫情之下的東京奧運會閉幕,原本期待“平安就好”的中國代表團以38金32銀18銅收官,參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回顧驚心動魄的比賽、暖心動人的場面,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中國更強而且更美了。
有底氣的強,場內場外、無處不在。
強在底硬。
從1932年劉長春一人參賽,到1984年許海峰首枚金牌,再到2021年比賽最后一日才被勉強反超的金牌總數,以及創境外參賽奪金項目最多、奪金人數最多、前8名次最多,50%比賽設備產自中國企業,嚴格防疫做到全團“零感染”,干凈參賽實現興奮劑問題“零出現”……團隊保障,祖國支撐。
強在氣足。
管晨辰飛躍平衡木上,她膝蓋膠布上稚嫩的“中國加油”筆跡;顏鵬跳起投籃時白襪上有力的“河南加油”的字樣;還有舉重賽場石智勇力大無敵的獅吼,百米跑道蘇炳添鉚勁兒突奔的吶喊……奮力拼殺的老將,奮勇爭先新秀。
強在信堅。
女排前三戰皆負,不躁,后兩戰俱勝,不棄;劉詩穎標槍“一擲摘金”:表示“我可以,以后小的他們都可以”;全紅蟬高臺跳水三個滿分:只言“想好每個動作,把自己超了就行了”……選手坦然面對、觀眾理性觀賽,祝賀成功、寬容失敗。
廣在的美,恬的賞心、酷的悅目。
美在風采。
首闖800米決賽的王春雨,頭扎大紅蝴蝶搭配紅裝滿場飛奔;女子4×100接力的四個姑娘,扮作無畏的“小哪吒” 一棒一棒勇沖跑道;還有奶聲奶氣的“奇襲組合”、驚艷世界的全紅一蟬……各展其美,不拘一格。
美在神韻。
舉槍射落首金后的楊倩,領獎臺上靜靜表達的是大學生熟悉的甜美愛心;滿眼喜氣的張雨霏,奪冠后先去擁抱的是泳池邊患過白血病的日本選手……自信友善、落落大方。
美在情真。
面對采訪,14歲的冠軍小姑娘率真坦言:“8歲開始練跳水,以為不用上學,才選擇去的”“天天跳,天天跳,有時候10個10來,把我累得”“媽媽生病了嘛,我不認得那字是什么病。我想賺很多錢,然后治好她……”純真人性,感人肺腑。
山與山不相遇,人和人會相逢。奧林匹克大家庭,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早形態;“團結友誼、和平進步、公平競賽”精神,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真實體現;“更快、更高、更強”格言又加上“更團結”,彰顯出鮮明的時代需要。
奧運的意義,不僅在獎牌,更在精神和健康。一場場奧運競技的比賽,已成為一段段民族復興進程的見證。
大國的風范,不僅是強的,更是美的:自信真誠親和的氣質,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
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在“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上,這一切的一切,一定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展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更強 更美 參賽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