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甘肅探綠色發展新路徑 讓良好生態成民眾“生活標配”
中新網蘭州8月11日電 (記者 楊娜)祁連山是滋養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生態屏障之一。第四屆“甘肅·祁連山論壇”10日晚開幕,各界專家學者從備受關注的祁連山生態問題出發,以“云端演講對話”的形式,研討交流甘肅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大勢與機遇、路徑與對策。
甘肅省長任振鶴當日披露,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交匯處的甘肅,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是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亦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首倡之地”,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甘肅提出構建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循環農業、中醫中藥、文化旅游等十大綠色生態產業。據甘肅省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甘肅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1149.9億元,同比增長21.5%;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4.2%,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
任振鶴提出,甘肅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大力氣推動生態治理、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綠色發展,全省生態環境狀況不斷改善,42萬平方公里的甘肅,“顏值”越來越高、“氣質”越來越好。
新階段,甘肅將繼續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不斷鞏固拓展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成果,加快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打好生態保護與建設“持久戰”,切實擔好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責任和使命。
任振鶴表示,甘肅加快培育“綠色文化”,讓每個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推動者。進一步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制度規范,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讓祁連山“好了傷疤祛了病”。
同時,甘肅還將把握“綠色機遇”,緊跟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和進程,立足新能源優勢,不斷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加快建設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并持續加大“改舊”和“育新”力度,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甘肅把綠色發展融入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為展現甘肅近年來踐行綠色發展的新成果,尋求新形勢下甘肅綠色發展的新路徑,本屆論壇以“新理念新格局新階段新甘肅”為主題,圍繞“融智隴原綠色蝶變”“從脫貧到振興:甘肅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等議題,研究和探討甘肅經濟發展、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等領域的焦點和熱點問題。
該論壇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聯合主辦,自2018年開始已舉辦三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生態 甘肅 綠色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