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北京PM2.5月均濃度連續三個月創單月歷史最優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 倪元錦)北京市生態環境局9日發布稱,2021年7月,北京市PM2.5月均濃度16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單月歷史最優,7月全月的優良天數26天,優良天數比率83.9%,在歷年7月份中首次突破80%。這也是繼今年5月的20微克/立方米、6月的18微克/立方米后,連續第三個月刷新單月歷史最低紀錄。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除PM2.5外,今年7月,其他三項主要大氣污染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月均濃度分別為32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單月最低值,臭氧污染也明顯改善。此外,2021年1月至7月,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最優水平。
據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市聚焦移動源、揮發性有機物(VOCs)、揚塵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入開展“一微克”行動,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移動源治理方面持續升級,今年北京市發布了“京6B”車用汽柴油標準,加嚴汽油烯烴、柴油多環芳烴等成分限值,從源頭促使機動車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減排10%至30%。
在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方面,北京市嚴把源頭關,利用科技溯源監管,對全市34個重點產業園區、集聚區完成兩輪揮發性有機物(VOCs)濃度走航監測,建立“監測-通報-溯源整改提升”閉環監管機制。
在精細化治理揚塵污染上,北京市推行攪拌站綠色生產,全市在產的100家混凝土攪拌站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完成密閉化改造78個,在朝陽區試點新能源混凝土攪拌車,通過“公轉鐵”綠色運輸砂石63.5萬噸、水泥27.3萬噸。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濃度 pm2.5 單月 歷史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