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大會發言

部委回應

2021年07月28日 17:13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 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

委員、專家對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積極采納。

加強互聯網+居家養老模式建設的建議,是新時期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方向。民政部已開發了全國養老服務系統,部分功能正在試運行,還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同時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納入“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會同財政部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加快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推動養老服務線上線下相結合。

加強養老服務領域標準化建設的建議,對于提升養老服務質量,規范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民政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建立了養老服務標準體系,推動發布了一系列養老服務標準。下一步將加快制定行業急需標準,完善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加強各級政府聯席辦公和一事一議制度,推進社區養老的建議,是解決養老服務難題,推動各部門形成合力的重要途徑。目前,部省兩級已建立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下一步將推動市縣兩級全面建立相應制度,把養老服務普遍性存在的難題交由聯席會議制度整合解決,把養老服務當中的個性化難題用一事一議機制解決。

確立老年護理分級標準,對老年人進行全面評估的建議,是建立和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非常關鍵的方面。日前醫保局和我部聯合簽發在長期護理試點地區統一實施失能等級評估標準,新的老年人能力評估國家標準已經通過立項,這將為科學確定老年人照護等級,因人而異提供精準服務,加強康復護理和生活照料服務銜接配合提供基礎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養老服務立法研究、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頂層設計,不斷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公辦養老機構創新發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等實踐探索。

■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

大家非常關注和關心老齡事業發展,所提建議尤其是關于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非常有針對性,對我們下一步正在推進的工作大有幫助。目前我們正在推進三項工作:

一是樹立積極老齡觀,辯證看待老齡化。我國老齡化速度較快,但年輕的老年人占大多數,所以既要看到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老齡化帶來的機遇。一方面,我們正在推動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制定“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制定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有關文件。當中對大家關注和關心的建議都會有所體現,重點是和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對接,解決服務供給問題。另一方面,發展銀發經濟,挖掘老年人力資源紅利,潛力非常大。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老齡產業發展規劃和加快銀發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二是樹立健康老齡化理念,把健康融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各方面。老齡化速度快,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必須把健康融入到各個環節。尤其對于失能、阿爾茨海默癥等問題,從年輕時就要預防,這方面我們正在制定“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同時,我們從2016年開始在90個城市推進醫養結合試點,現在的瓶頸問題需要從體制機制上打通,重點也在社區層面,這和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向一致。

三是要堅持系統化原則,著力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合力,發揮各級老齡委、老齡辦的統籌協調作用。在頂層設計方面,處理好事業和產業關系、養老和醫療關系、中央和地方關系,包括政府支持和金融、信托、基金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的關系,最后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合力,為“十四五”期間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老齡事業,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打好工作基礎。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

發展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保證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發展多層次養老體系的建議很有建設性。目前,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占比較大,覆蓋10億人。作為第二支柱的年金,覆蓋面較小,不到7000萬。作為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還沒有出臺,是明顯短板。導致多層次體系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必須要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此外主要是二、三支柱稅收優惠力度不夠,強制性不足,導致二、三支柱參與度不高。

自動加入機制,提高稅優比例的建議很有針對性。下一步為加快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一是要明確基本養老保險保基本功能定位,適時、適度降低替代率,為二、三支柱發展留出空間。二是要增強年金強制性,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后研究提高企業年金強制性的可行性,提高年金覆蓋率。三是要完善優惠政策,會同財政等部門研究創新稅優模式。四是要盡快出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目前已制定方案并上報國務院。委員的很多建議包括二、三支柱連通問題等,在方案中都有所體現,待批準后我們將認真組織試點。

關于托育人員的職業資格從技能類調整到專業技術類的建議。根據職業分類大典,育嬰員、保育員等托育從業人員屬于國家職業分類體系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屬于技能型人才。專業技術人員是國家職業分類體系中第二大類。從各方認知看,托育從業人員還是要納入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中,為了加強托育從業人員培養力度,拓展其職業發展空間,我部會同有關部門為托育從業人員建立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制定了育嬰師、保育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托育從業人員可以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取得育嬰師、保育師技能等級證書,成為高級的藍領人才。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于學軍:

7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全文發布了《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為《決定》),7月26日全國政協舉行專題協商會,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建言獻策,非常及時。

委員發言提到,三孩生育政策能不能落地見效,關鍵是要構建生育支持的政策體系,涉及就業、住房、稅收、教育等多方面政策,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這次優化生育政策不是簡單的從兩孩到三孩的數量調整,更是全面部署了配套支持措施,堅持問題導向,實施系列組合政策,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釋放生育潛能,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委員們發言提到,從促進婦女平等就業、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減輕稅負機制等方面,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特別是發展托育服務體系受關注度很高。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發展的指導意見》,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特別是在“十四五”規劃當中對“一老一小”人口服務體系作出安排,將我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列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20個主要發展指標,制度安排力度很大。這次中央《決定》又有專章對托育工作進行部署,下一步我們將履職盡責,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吸收委員們的建議,廣泛聽取意見,把這項工作做好。

■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

我回應一下長期護理和積極生育政策的有關問題。

委員對長期護理保險頂層設計提出的兩條建議非常有價值,也是我們積極探索的方向。關于功能定位,現在長護險雖然起步于醫療保險,但設計目標是當成獨立險種獨立設計,按照獨立制度運作,主要為長期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提供服務和資金保障。當前重點解決重度失能老人的吃、穿、洗等基本生活保障需求。現在由地方以列清單方式建立基本保障目錄。下一步,國家要統一規范。

繳費問題是長護險的最關鍵問題。目前長護險試點從職工人群起步,有條件的開始向城鄉居民覆蓋,現在按照量力而行、保障基本的原則,全國試點49個城市,平均每個人籌資150-180元,參保人員1.34億,累計享受待遇的人口達152萬,覆蓋面較大,享受人群主要是重度失能人群,基本可持續。現在基本上試點城市里的長護險經辦管理都委托商保公司參與,涉及15家商業保險公司。

委員提出與國家人口戰略相適應的保障體系,與我們相關的是生育保險。現在生育保險覆蓋面是單位就業職工,包括生孩子的醫療費用、生孩子后產假期間的津貼(替代性工資),都是生育保險支付。關于怎么對非就業人群從生活補助方面進行激勵和優惠,下一步還需要配合相關部門作為積極政策研究。關于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原來的政策要改成積極的生育支持政策,在用藥方面,把一些生育支持的藥物首先納入。在診療方面,通過一些方式把合適的診療技術納入補貼范圍,將按照基本保障和風險控制,把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生育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這需要根據財力慢慢實施。關于生育津貼方面的前瞻性研究,下一步將根據國家宏觀政策深入研究,當前主要是對靈活就業等重點人群加強研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三 |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