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聚共識 促履職
“趕考”,永遠在路上
香山,位于北京西郊,草木葳蕤、生機盎然。這座擁有近900年歷史的古老園林,曾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的首站。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在香山腳下鮮艷的黨旗前,“毛澤東號”機車組黨支部全體黨員正緊握右拳,莊嚴宣誓。
72年前的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進駐香山,由此,香山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如今,香山因承載著一段具有非凡意義的紅色歷史,而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網紅“打卡地”,人們在這里回顧“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偉業,重溫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革命精神。
■ 決戰決勝 為新中國奠基
2019年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
“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這里是我們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志,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時光荏苒,初心不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的歷史作用。
1949年3月25日至9月21日,中共中央在香山181天。在這里,毛澤東、朱德同志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吹響了解放全中國的號角;在這里,毛澤東同志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在這里,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各界人士共同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通過了起到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了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制定了新中國一系列基本政策……
時間撥回至1949年,中共中央為何將駐地選在香山?
“首先,這里比較安全。雖然北平當時已經解放,但在城內還有反動分子和潛伏特務,而香山位置較偏僻,樹木繁茂,有利于防空和警衛。第二,有利于‘過渡’。因為我們黨長期工作重心在農村,對城市生活和管理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香山環境比較理想。第三,有足夠的辦公空間。原北洋政府總理熊希齡在1920年創辦香山慈幼院時,留下了3000多間房子,可以滿足中共中央辦公及居住的需求。”香山公園講解員李鑫介紹說。
正因為如此,雙清別墅成了毛澤東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的辦公及居住地,香山于是成了“進京趕考第一站”。
人間正道是滄桑。作為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所在地,巍巍香山目睹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情。巍巍香山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各界人士凝心聚力描繪新中國宏偉藍圖的艱辛和榮耀。
■重溫“趕考”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是毛澤東同志親自為渡江戰役撰寫的一篇新聞報道。今天的中國,每一個進入初中的孩子,都會在語文課本中學到這篇課文。
這篇文章的誕生地,就在北京香山的雙清別墅。
沿著蜿蜒的山路步行不到10分鐘路程,就到了雙清別墅:簡樸的桌椅家具、墻上的地圖、桌上的紙筆書報,還原著革命勝利前夜開國領袖在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場景;六角紅亭前,當年毛主席坐在木椅上閱讀《進步日報》南京解放報道的畫面,如在眼前。
與記者一同探訪雙清別墅的北京市政協常委、民盟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宋慰祖情不自禁地念起了一首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這是毛主席在香山聽到解放軍占領南京消息后寫下的名作《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宋慰祖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句詩是毛主席在告訴大家,不要覺得占領南京、解放全中國任務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繼續努力,建立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看到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宋慰祖頗有幾分感懷,“這種零距離地接觸學習、與老一輩革命家的隔空對話,正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化,尤其是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前來,接受紅色歷史的熏陶。”
■新時代“趕考”再出發
1949年3月,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時,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
2019年9月12日,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觀看《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說:“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70多年來,“趕考”始終作為與時俱進的時代命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夙夜在公、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接續奮斗。
斑駁的紀念章獎章、渡江戰役期間使用的木船、被關押在獄中共產黨人繡制的五星紅旗、西苑閱兵時毛澤東乘坐的同型吉普車、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國旗……香山革命紀念館中,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幅幅珍貴照片、一幕幕黑白影像,訴說著那段風云激蕩的歷史,展示著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精神。
“重溫‘趕考’初心,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把車開得更平穩,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我們將繼續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正在香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毛澤東號”機車組黨支部書記、第十三任司機長王振強說。
誕生在炮火紛爭的戰爭年代、擁有光榮歷史傳統的“毛澤東號”機車,是我國第一臺以領袖名字命名的機車。隨著中共中央“進京趕考”,曾發出過“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修到哪里,‘毛澤東號’就開到哪里,包車負責制就帶到哪里”誓言的鐵路機車組,于1949年3月21日奉命隨解放大軍南下入關,正式落戶北京豐臺。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是要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香山對每個人都是一堂生動的黨史課,必將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斗。”宋蔚祖說。
百年華誕,是一個光輝的節點,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