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黃河渠水盈天下糧倉滿
——寧夏政協調研灌溉古渠保護和利用情況小記
人民政協網7月23日電 (張倩 記者 范文杰) 近日,寧夏唐徠渠管理處南梁管理所副所長劉岳早早就到了所里。
“今天自治區政協來所里調研全區灌溉古渠保護和利用。”劉岳說:“灌溉古渠鮮有人知,政協能關注這方面我們很高興。”
寧夏引黃古灌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灌區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現存的秦渠、漢渠、漢延渠、唐徠渠等古渠仍在發揮著灌溉良田的作用。
不一會兒,一輛考斯特從顛簸的路上駛過來。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楊學林第一個從車上下來,脖子上挎著相機、手里捏著筆記本。
調研組隨著劉岳來到南梁所管轄的黃河段。南梁管理所管理黃河3~5個段,每一段的距離為4~5公里。
劉岳介紹,護渠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堤。“每天2到3次巡堤,用水高峰期或者降雨期增加一到兩次,主要看保護范圍內有沒有斗口被損壞,有沒有人私開斗口放水,有沒有人亂挖樹……”他說。
在劉岳看來,護渠人付出很多,有時甚至可能是生命。引黃灌溉離不開閘門,過去,控制閘門主要靠人工插木頭,黃河水急,一不小心就會被河水沖走。說到這里,他攥了攥手心繼續說:“后來,開始使用手搖的節制閘,但這種半機械化手搖節制閘,需要搖很長時間才能上升一點點。”
“改革開放以來,護渠的技術手段在逐步改善。”劉岳說,新世紀建成的唐正閘控制著寧夏平原一多半的用水調度,借助電腦足不出戶就能操作,遇到險情,能及時上傳圖片、視頻并求助。“希望以后可以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同時讓我們能走出去多學習外省的好經驗。”
聽著劉岳的介紹,調研組成員感受到水利工作者的不容易。
從南梁所出來,看著劉岳這些護渠人的身影漸漸模糊。調研組每個人心里都裝了個事兒,要提高社會對水利工作者的關注度,要用心保障“護渠人”的待遇。
車在一處雜草叢生地停了下來。只見有一座橋,橋下兩條水渠,渠邊樹木叢生,其盡頭消失在一片荒草之中。
若不是掩映在雜草中那塊“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的碑,誰會想到如此不起眼的兩條渠就是寧夏最早的古渠道——秦渠和漢渠呢。
流淌在寧夏境內的黃河河段不足400公里,卻幾乎被視作寧夏的生存基礎。而歷史悠久的河東灌區,在開發之初依賴的便是在黃河取水的秦渠和漢渠。
“河東灌區也稱秦漢渠灌區,秦漢二古渠和都江堰、靈渠并稱為我國最早的重點水利工程。人們多知寧夏是‘長城博物館’,卻忽略了它‘渠道博物館’的身份。”寧夏秦漢渠管理處負責人說。
走走停停,或見奔騰狂嘯的黃河,或見平靜流淌的黃河。委員們越來越感受到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的重要性。他們建議,要讓古跡生輝,持續對古渠進行修繕、保護,深度挖掘古渠歷史文化,將灌區建設發展與工程遺產保護、利用緊密融合,不斷豐富工程遺產內涵、挖掘遺產文化價值,推動建設歷史厚重、安全高效、和諧美麗的現代化生態灌區。
黃河渠水盈,天下糧倉滿。兩天時間,調研組走遍了寧夏十個古渠。回程路上,可以看到水利灌渠像脈絡一樣遍布在全區阡陌縱橫的田野之間。它們各司其職,靜靜地等候下一個灌溉季節的來臨。
編輯:羅文
關鍵詞:黃河 寧夏 劉岳 古渠 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