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科教融合,堵住科技人才培養的“管道泄漏”
“在我周圍,很多家長在學習之外,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時間和金錢去培養孩子打網球、彈鋼琴,但對研究科學興趣不大。這樣看來,科普還沒有成為老百姓的剛需,公眾對提高科學素養也并沒有那么重視。”在近日召開的主題為“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的香山科學會議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張文宏的一段感慨引發與會專家熱議。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來自科技界、教育界的專家呼吁,要推動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協調發展,讓科學和教育實現跨界合作,著力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科學興趣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
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云泉切身感受到:小學五年級以下的學生對科學興趣非常高,可是到了六年級就急轉直下了。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陳進也舉例佐證了這一現象。一項針對我國23個省、66所學校的調研顯示:小學五年級、初二和高二學生,有意成為科學家的比例分別為12%、6%、4.5%,呈遞減趨勢。有意向從事科學職業的學生也出現逐級“管道泄漏”現象。如此一來,報考科研相關專業的學生可能會逐漸減少,最后導致人才供給出現短缺。
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教授介紹,大量監測結果表明,中小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機隨著年級的增長反而持續下降,青少年對科技相關行業的職業期望很低。有數據顯示,我國高中生對所有科學科目的興趣都低于小學生和初中生,對科學感興趣的程度較小學生下降了9.1%,其中對物理學科興趣下降高達18.7%。
在鄭永和看來,考試“指揮棒”作用下學校考核多以測試知識為主,實驗探究類科學課程未得到重視,科學興趣、好奇心在沉重的學業壓力下消磨殆盡。
應更關注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培養
“近年來,我國科普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但多側重灌輸性知識的傳播,而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教育以及科學興趣的培養相對比較薄弱,我們還要在這方面下功夫。”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說。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更是塑造一種思維方式。”鄭永和認為,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不應主張將一切科學知識都教給學生,而是應通過直接的自然觀察和實踐活動,養成基于科學價值觀認同的科學行為與科學思維習慣,讓學生將客觀的知識學習內化為主觀的科學認識論和行動力,從中體驗和感悟科學研究過程,培養性格品質、激發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進認為,科學教育要實現4個目標:科學知識體系的掌握;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如具有科學精神、批判式思維、邏輯思維等;追求科學職業;造就新一代高科學素養公民。面向未來,社會需要更加關注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未來公民應能夠進行跨學科思考,進行情感、個人價值觀和倫理反思,在復雜的現實問題背景下,能夠獲取和解釋科學知識,分析和評估科學主張的可信度,并熟練地參與科學議題的討論。
讓青少年接觸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內容
科學教育的理想目標很“豐滿”,但在實踐中往往存在困境。“小學基本沒有專業的科學課老師,因為大學本科沒有這個專業。”陸云泉說,“科學教育應該校內校外結合,讓青少年接觸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內容,未來的科學種子才能生長、開花、結果。”
從2008年起,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就開始探索,與中介機構、學校開展合作,嘗試“準學徒制式”熱帶雨林探究項目,即讓科學家或者年輕科技工作者帶領中學生到真實的研究情境中進行課題研究。“研究表明,該項目確實能夠提高參與學生選擇科學職業的意向。”陳進說。
專家建議,應讓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積極參與科學課程體系建設,實現學校內外資源的均衡分配與有效銜接。
在本次香山會議上,大家呼吁,科技界不僅要重視科學研究上的“硬成果”,還要注重科學“軟成果”的產出。應從提供有效資源供給、加強平臺和體系建設、加強研究工作等,引導和激勵科學共同體主動參與科學傳播和科學教育,并建立與公眾“對話”的平臺和機制;同時,設立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的重大工程專項和重大研究項目,建立科學家—教育機構—教育研究者合作體系,實現跨界合作。
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傳杰研究員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湯書昆、周榮庭等人建議,成立中國科學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面向全國開展科學教育現狀調查,協作建設線上資源庫,加強科學設施平臺對公眾開放。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科學 教育 學生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