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
——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上,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在新中國的建設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實現了千年“小康夢”,更是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由衰落走向復興的重要里程碑。
“小康”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大雅·民勞》,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西漢經學家戴圣在《禮記·禮運》篇中將“小康”描繪成次于“大同”的理想社會。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小康”廣為傳播,逐步成為家喻戶曉的吉祥話,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久困于窮,冀以小康。”過上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一直都是老百姓最樸素最深切的愿望和追求。然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盡管有過繁榮一時的“盛世”,但“小康”對于百姓依然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攻擊和恫嚇下,中華民族開啟了苦難的近代史。腐朽的清王朝外不能御辱,內不能安民,逐步淪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百姓饑寒交迫,賣兒鬻女,餓殍遍野。辛亥革命后,軍閥割據,內戰連年,日寇侵華更是將中華民族的苦難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義無反顧地擔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 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建立了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經過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之際,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意味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小康夢”變為現實,更意味著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所遭受的屈辱苦難已成為歷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出了關鍵一步,足以告慰先祖,彪炳史冊,光照千秋。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執著的追求,更是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達到了一個新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國家的發展水平就會邁上一個大臺階。”從“一窮二白”到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中國人民邁著堅實而從容的步伐走向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用“小康”來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目標,并明確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步驟。隨著溫飽、總體小康目標的提前實現,黨中央又提出了21世紀我國社會發展的“三步走”設想和“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從黨的十五大報告到十九大報告,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僅沒有改變,而且逐步提高目標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按期實現,意味著黨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戰略已完成前兩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兩步走”戰略安排即將按期啟航,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進軍。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動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真理性與合價值性,深刻闡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再次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科學真理。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經過72年的接續奮斗,我國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綜合國力、民生福祉、民主法治、精神面貌等上了一級大臺階。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走過的現代化建設道路,有過高歌猛進的時期,也有遭遇挫折的階段,諸多經驗教訓值得總結。正是在深刻總結新中國建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特別十年“文革”教訓的基礎上,我們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引的正確道路,抓住機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快速發展,創造長期高速增長的經濟奇跡,也創造了社會保持長期穩定的奇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績以鐵一般的事實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文化的合真理性與合價值性,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立及優勢的發揮,都離不開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而堅強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成就再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啟迪我們必須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提高黨長期執政能力。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次以鐵的事實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說明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是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沒有過時,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廣泛的時代價值。歷史啟迪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行動。
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全新道路選擇,展現了光明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不僅意味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而且對全人類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脫貧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勝利使得全球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確定的減貧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探索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為他們展現了光明前景,極大增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根據本國國情探索現代化道路的信心。“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正確道路選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雄辯地說明人類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模式不能定于一尊,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作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重要內容,可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為解決全人類問題提供新的方案。
總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成就的結晶,又是新征程開啟的奠基,具有諸多重大歷史意義。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意義,對于我們總結經驗,凝聚力量,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作者:楊智 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甘肅政法大學副教授)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全面 建成 中華民族 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