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打牢安全根基 數字政府建設才能用好新技術紅利
“今年上半年,12381政務服務電話平臺接到了35萬個來電和留言,辦理每一個來電或留言平均只用了半天時間,群眾滿意度達到了99%以上。”7月13日,在2021(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數字政府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副主任任利華介紹了數字政府建設取得的最新成效。
當前,洶涌的數字化浪潮不僅給時代帶來洗禮和革新,也為解決種種治理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建設數字政府已成為數字中國和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保障,防范應對重大突發風險的強大護盾。
安全是建設數字政府的基石
將政府數字化轉型與國家發展戰略融為一體,通過數字技術和數字政府建設有效結合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普遍認識。我國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加強頂層設計,建平臺、設標準、立制度,各地區、各部門也在緊緊圍繞新階段新任務新要求,開拓創新積極實踐。
“現代數字政府發展理念的本質在于用新型技術賦能政府,重塑政府治理的發展模式。”中國軟件研究院副院長周獻民說,在建設數字中國的背景下,以安全為基石,以數據要素為驅動,以“智能+”為突破口,以模式創新為推進路徑的現代數字政府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毫無疑問,安全是現代數字政府的根基。“安全與發展是數字化浪潮的‘一物兩面’,只有真正實現了底座安全、數據安全、運營安全,才能帶來穩定和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工程師周進軍強調,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為現代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要從基礎設施底座安全、數據安全和運營安全三個方面為數字政府保駕護航。
論壇上,中國軟件發布了《現代數字政府白皮書》和《數智大監管白皮書》。其中,《現代數字政府白皮書》創新性地提出了“安全固基、數字智理、眾建共享”新理念。
“安全固基,通過換底座、保根基,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自主可信技術構建核心的底層公共基礎設施,使應用系統的建設更加穩固。”周獻民說,基于自主安全的芯片,實現與可信計算、主動安全防御能力全方位深度融合,由外掛安全轉為內生安全,由單點防御向體系化協同防御演進,由“被動防御”變為“主動免疫”,為現代數字政府提供體系化安全保障。
數據智能助力政策資源實現精準滴灌
中國軟件常務高級副總經理符興斌認為:“數字政府建設,根在數字,關鍵是政策牽引和技術支撐”。
那么,在數據治理方面,如何才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政務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呢?
在周獻民看來,現代數字政府是用數據驅動的協同性政府,要利用數據智能,實現治理需求提前預判,治理過程靶向精準,治理主體扁平高效,治理資源優化配置。
“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對物理世界的風險進行模擬推演,實現治理風險的時空預判;精準需求畫像,優化資源配置,溝通雙向觸達,形成閉環反饋,實現治理過程靶向精準;以相互聯系的網絡IP連接成扁平溝通網絡,實現多方位、立體式的主動溝通,實現治理結構扁平互動;基于算法求解器為海量數據環境下的復雜問題提供多維度的有效決策,優化治理資源配置。”周獻民解釋道。
《數智大監管白皮書》以“安全為基、數據驅動、AI賦能、協同共治”為核心理念,結合中國軟件在市場監管、知識產權保護、交通監管、稅務監管、公安監管、審計監督等領域深厚積累和廣泛實踐,提出以大數據、AI雙引擎驅動的政府監管概念模型、數智大監管業務模型以及數智大監管解決方案模型。
匯全域數據之海,開智慧監管之門。中國軟件行業技術總監劉豐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技術的引入,必將引導各領域監管向數字監管、數據監管、智能監管、智慧監管、信任監管、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轉變,實現各領域監管方式、模式、理論、機制的創新,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安全 數字 政府 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