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加快綠色發展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推進農藥減量增效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藥減量增效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是,農藥施用量還處于高位,有效利用率也還偏低。調研發現,存在三點突出問題。
一是農藥經營市場存在監管漏洞。無證經營、制售假劣農藥和禁限用高毒農藥的行為依然存在,一些不法商販利用網絡平臺違規售藥。
二是用藥過程違法違規現象頻發。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藥施用強度較高,過度用藥與病蟲害抗藥性增強,形成惡性循環。許多小農戶科學合理用藥意識淡薄,一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沒有建立起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存在違規用藥風險。
三是農藥使用飄失浪費嚴重。我國農業植保機械產品較少,基本以手動、機動或電動小型噴霧器為主,產品結構簡單,科技含量低,性能落后。同時,施藥技術水平整體偏低。
為此建議:
一是推行實名購買,強化源頭管理。從農藥經營審核、門店控量提質和信息管理平臺建設三方面著手,做好線下線上經營主體資格準入關,調整優化農藥經營門店布局,打造省、市、縣互聯互通的農藥數字化信息管理平臺,健全購銷存電子臺賬和銷售實名制度,實現全品類農藥經營可追溯監管。
二是規范用藥記錄,加快綠色轉型。將規模經營主體及植保服務組織納入系統管理平臺,落實生產臺賬制度,細化農藥使用信息,確保用藥全過程跟蹤管理。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評價體系,由縣域層面向主體層面細化延伸,并與農業支持政策掛鉤。
三是加大政策供給,提高施藥技術水平。整合財政涉農和創新資金,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潛力。加快構建生物農藥植保器械和施藥技術協同創新共同體,合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傳統施藥器械升級換代,示范推廣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噴霧技術,切實推進農藥減量增效。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