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辦實“小事情” 彰顯“政能量”
——江西南昌市東湖區政協“三有”協商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小記
人民政協網南昌7月9日電 (裘潔 記者 王磊)“我去樓下和同學們玩。”6月22日傍晚,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育新路18棟的一年級學生王彥(化名),與往常一樣,飛奔到社區改造后的小游園時,和小伙伴們打起了羽毛球。
溜滑板車、練習排球、比試跳繩……只要沒下雨,住在附近樓棟的孩子們,必定在小游園內盡情地追逐玩耍,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聊聊天。
“以前就是‘臟亂差’,見縫插針般地停滿了汽車,孩子們要活動只能去附近的人民公園。”指著一棟棟煥然一新的老房子和一處處綠化美化后的小游樂園,對比改造后的變化,社區居民劉國保對老舊小區改造很滿意,“環境更美了,生活更舒適了,這就是給百姓辦的民生實事。”
拆除53處共1199.31平方米的私搭亂建,統一對一樓和二樓防盜窗網進行“凸改平”改造,規劃非機動車停車位消除“空中飛線”充電隱患,管線下地雨污分流改造提升老舊管網……東湖區大院街道公園社區書記周亮說:“這次改造共涉及20棟房屋916戶,絕大部分居民支持改造,但當初對改造的具體方案存在不同意見。”
把好事做好,關鍵是要和群眾商量著辦事,讓利益相關各方通過協商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后遇到的一個“硬骨頭”是拆除私搭亂建的建筑。
家住12棟2樓的付先生,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為了方便就醫,一直住在一樓空地上搭的簡易房內。聽說小區改造要拆除這間簡易房,付先生的抵觸情緒特別強烈。
“剛開始上門做工作連門都進不去。”東湖區政協委員、大院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陶鵬帶著社區工作人員,一趟趟往付家跑,從站在門外談、到坐在屋里說,宣傳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憧憬改造后居住環境的變化。“考慮付先生的實際困難,經協調,將他安頓在社區居家養老中心。”最終付家同意拆除簡易房。
“改什么?怎么改?還是居民說了算。居民白天不在家,我們就晚上登門拜訪,一戶戶上門聽取居民意見。”陶鵬介紹,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充分發揮基層政協民主協商“三有”(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活動平臺,讓政協委員、基層黨員和居民群眾直接參與,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毛細血管”,共識一點點達成。
“召開了20余次協商議事會,廣泛征集民意216條。”協商議事會不拘于形式,施工方、居民代表、社區干部,有時在會議室協商改造方案,有時在現場討論施工細節。“光是小游樂園的無障礙坡道要建多寬,坡角多大,如何防滑等問題就先后討論了4次。”改造施工半年來,周亮整日泡在改造施工一線,甘當協調員、搬運工,成了半個施工專家,說起樓棟外墻立面改造、透水材料的品種、加裝電梯的報建程序等頭頭是道。
“社區與居民群眾交流‘零距離’,大事小事與居民溝通‘零障礙’,實現社區事務大家談、社區治理大家議、社區決策大家定。”陶鵬介紹說,發揮基層民主協商“三有”活動平臺的作用,大院街道院一社區成功引進“紅色物業”、院二社區提升改造居民活動中心、體苑社區加裝電梯等項目順利推進。
“區政協堅持圍繞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真正把老百姓普遍關心的、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納入‘三有’協商,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展現政協作為。”東湖區政協主席王瑋介紹,全區已開展協商議事活動150余次,推動解決群中急難愁盼事56項,“三有”協商活動已成為區政協“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
編輯:羅文
關鍵詞:改造 社區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