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要聞
特刊·百年同心路丨名詞釋義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1921年8月11日,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張國燾擔任書記部主任。為加強中國工人階級的內(nèi)部團結,1922年5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名義,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到會代表中有共產(chǎn)黨員、國民黨員、無政府主義者以及無黨派人士等173人,代表全國12個城市、110多個工會和34萬有組織的工人。大會決定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以前,委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全國工人組織的總通訊機關,并負責召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實際上承認了共產(chǎn)黨在全國工人運動中的領導地位。192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正式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完成歷史使命而宣告撤銷。
■“國民革命”的口號:國共合作是在“國民革命”旗號下進行的。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曾把他領導的斗爭稱為國民革命。1922年9月,陳獨秀在《向導》第2期上發(fā)表《造國論》一文,提出以國民革命解除國內(nèi)國外的一切壓迫,同“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革命任務直接聯(lián)系起來,賦予了國民革命新的明確的政治內(nèi)容。從此,國民革命的口號風靡一時,深入人心。在國共兩黨的努力下,國民革命思想在全國范圍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廣泛傳播開來,在大革命浪潮中發(fā)揮了喚起和團結民眾的重大作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