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文化 文化
秦淮河“書香政協”號書舫首航!
?——全國省市區四級政協委員“槳聲燈影里”共話數字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6月26日19點,“書香政協”號書舫首航,載著全國省市區四級政協委員和南京文化人才,穿過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秦淮河,前往白鷺洲公園春在閣,參加“槳聲燈影里的大咖故事薈第三季”——數字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此次論壇由秦淮區政協與南京市委宣傳部、秦淮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既是這次南京創新周的重要活動,也是秦淮區政協今年推出的“周學季講”“月讀季享”“槳聲燈影夜讀沙龍”“云上觀書”等系列讀書交流活動的“重頭戲”,吸引了國家省市區四級政協委員和南京市文化人才參加。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全國政協特邀海外委員劉洪友;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委員,龍虎網董事長、總編輯李冀;南京市政協委員、秦淮區政協主席何素玉;南京市、秦淮區政協委員沈婷婷;秦淮區政協委員,秦淮區政協教衛文體委主任、一級調研員張振榮參加了此次論壇活動。
書舫首航
此次首航的“書香政協”號書舫以十里秦淮歷史人文為主要內核,是一個集學習座談、實地調研、經典誦讀、閱讀分享多重功能于一體,供全國和省市區各級政協委員常態化活動的“水上流動書舫”。
委員薈萃
本季“大咖故事薈”活動,委員先后參觀了戲院里、琵琶藝術街區、秦淮河東五華里沿線,欣賞了戲院里古韻雅致的古風舞蹈《麗人行》、MO音琵琶大學生青春快閃、十里秦淮的情境式演出,感受了“秦淮有戲”的全新體驗。
沈婷婷委員在魁光閣向參加活動的嘉賓做了游線概況介紹。與嘉賓和觀眾一起感受到了“世界文學之都”核心區的獨特魅力,體驗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有戲”。
賀云翱委員指出數字賦能,最核心的是內容,是民族優秀文化??萍际枪ぞ?,要用科技助力文化傳承。他從文學自身來看秦淮、秦淮文化特色要素、如何通過數字化傳承秦淮先進文化三方面講述數字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劉洪友委員指出需要深入理解歷史文化名城,推進南京文化走出去,做好前期鋪墊和廣泛的宣傳。從文化藝術角度,推出中國文化之魂—書法,講好“書圣”與南京的故事,做好書法的文章。積極利用海外委員、僑聯等傳播力量,助力秦淮故事的國際傳播。積極用非遺產品,推介秦淮文化。
劉洪友先生現場書寫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句。
李冀委員指出秦淮文化傳播深遠,關鍵是內容和精準傳播,要站在中國文化高度講秦淮故事,例如正在開展的“尋訪進士后人項目”能產生更多的共鳴和互動,推進科舉文化傳播,要靠技術實現精準傳播,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面部識別技術等,對文化用戶精準畫像,實現精準推送。
張振榮委員指出整體串聯秦淮“1+4”故事線形成一個大IP,要有一個完整的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各故事線相互協同;要增加IP本身的價值厚度,通過江蘇網絡文學谷、秦淮禮物、秦淮燈會、秦淮故事、秦淮有戲以及相關主題活動,撐起多載體的改編,讓秦淮“1+4”故事線流暢起來;要用文藝賦能秦淮,構建秦淮“1+4”故事線IP生態系統,孵化更有價值的內容。
新書發布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由秦淮政協、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鄭和:從秦淮走向世界》書籍,該書從多維度多視角研究鄭和、揭示鄭和,使秦淮“1+4”故事線更加飽滿,助力秦淮IP轉化,提升秦淮文化深遠影響力。
Logo亮相
此次活動現場,書香政協·風雅秦淮Logo首次亮相。
Logo外形為同心圓圖案,將政協系統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理念貫穿其中,同時嵌入一城(明城墻)、一河(秦淮河)等獨特地域元素,形象化展示魁光閣、秦淮灣等老城、新城網紅建筑,推動“保護更新老城,開發建設新城”深入人心,助力“風雅秦淮”腔調塑造。
本次“大咖故事薈”與南京市文化人才沙龍、區政協委員沙龍首次聯手,推進南京市文化人才、國家和省市區政協委員與文化產業行業領域專家,共同為秦淮文化產業出謀劃策,攜手助力秦淮文化產業發展。圍繞“從IP角度看數字文化產業對秦淮的意義”“如何聚焦IP,創作文藝精品、打造區域特色標簽”“如何借助資源,助力以IP為核心的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等六大主題,共同探討秦淮文化產業未來發展重點,高質量發展模式,能級提升路徑,用數字為秦淮“多維度賦能”。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