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引來良種促推廣 賣出山貨富老鄉

2021年06月28日 11:18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核心閱讀

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讓距離幾千公里的上海和云南牽手在一起。上海發揮技術優勢,助推云南產業優化升級;深化產銷對接,拓展云南特產銷售市場……兩地協同發展,為云南增加了就業崗位、帶動了群眾增收,持續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西南邊陲,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這里“土生土長”30多年的芒市西山鄉村民唐弄蘭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和一種名為茭白的江南植物打起交道。

“第一年種了103畝地,收入56萬元。”唐弄蘭說,種株和技術從上海來,種出的茭白再賣回到上海。這一來一回里,距離幾千公里的上海和云南,因為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牽手在一起。上海的技術與市場,為對口幫扶的云南全面振興鄉村持續助力。

充分發揮技術優勢

產業升級助力增收

2018年1月,上海市青浦區農業農村委員會農田建設管理科科長懷向軍坐上了飛往云南的航班。作為上海援滇干部,懷向軍來到云南后擔任的職務是德宏州隴川縣扶貧辦副主任。

到云南后不久,懷向軍發現,德宏晝夜溫差大、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當地主要種植甘蔗、大米,農產品的質量很好,但市場附加值不算很高。”

為了讓當地群眾獲得穩定增收的渠道,在開展農村道路、房屋等基礎設施建設、修繕的同時,懷向軍和同事們也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德宏優質的氣候、土壤等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懷向軍的老家青浦,特產“練塘茭白”以味道清新、口感爽脆著稱,是上海家喻戶曉的優質蔬菜品牌。整個練塘鎮近年茭白的年均種植面積約2.7萬畝,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畝均產值超過1萬元。

“德宏也有茭白,但個頭小、肉質灰,基本沒人吃。”懷向軍覺得,上海有優良的種株培育技術,如果能在云南富饒的土地上種出同樣高品質的茭白,肯定也能受到市場歡迎。

說干就干。在援滇干部的推動下,來自上海青浦、精挑細選的茭白種株種在了德宏的水田里,首批試種的20畝長勢良好。采收期到了,從田里拔出茭白,剝開葉子,清水一沖,清甜爽脆。德宏產的茭白不僅在品相、口感上不輸練塘茭白,而且種植期更短、采收期更長。

“特別是冬天,長三角地區的茭白市場處于空缺期,而德宏茭白卻已開始采收。較低的種植成本讓德宏茭白價格優勢明顯,市場前景非常好。”懷向軍說。

在援滇干部和當地企業的大力推廣下,目前,德宏茭白種植面積達到2500余畝,帶動當地近600戶群眾增收約2000萬元。

“我一開始在企業打工,看茭白賣得這么好,就自己干了。”茭白的熱銷激發了唐弄蘭的創業熱情。貸款40萬元,一口氣承包了100多畝地,第一年就盈利18萬元,“茭白的種株是免費的,成熟之后也有人來收購,兩頭都不用操心。”

茭白,是上海利用技術優勢推動云南農特產品發展的一個縮影。松江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簽訂技術協作協議,把松江大米種在了西雙版納的水田里;臨滄雙江,溫暖的氣候適合大閘蟹養殖,在上海崇明區推動下,當地發展蟹稻共生,反季節銷售,預計每畝利潤超過4000元……幫助云南培養壯大村集體經濟,一直是上海對口幫扶的重點方向。其中,技術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力促進產銷對接

云南特產走俏上海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發展,更離不開市場,特別是消費終端的支撐。

“為提高對口幫扶地區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促進產銷對接,上海提出‘改造生產鏈、打通流通鏈、提升價值鏈’的工作思路。”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主任姚海說,對于對口幫扶地區的產品,要提高商品化程度,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

2018年到2020年,上海連續舉辦3屆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不少云南的“山貨”“土貨”被帶火,成了市民眼中的“好貨”。僅2018年,上海全市各區開展的“云品進社區、萬家幫萬戶”愛心禮包銷售活動的銷售額就達6000多萬元。

“想要形成長效支撐,關鍵是要保證產品的規范生產、便利流通,同時還要樹立品牌形象。”在滇3年,懷向軍和同事們在德宏州建立了“上海市市外蔬菜主供應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2000多戶農民參與蔬菜種植,共向上海輸送蔬菜超過2萬噸。

上海幫扶干部通過改造生產鏈,在對口地區建立30多個外延基地,針對種植、分揀、加工等環節進行全方位指導。通過打通流通鏈,穩步推進市級消費幫扶陣地建設;通過提升價值鏈,遴選認定8大類280款對口地區特色產品,形成“百縣百品”特色產品名錄,助力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上海蔬菜集團幫助云南牟定培育蠶豆產業,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年產量1.2萬噸,產值7200萬元,成為該縣支柱產業;幫助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建立蔬菜生產基地,創造了硯山蔬菜走俏上海、遠銷廣州的佳話……

“在上海,云南蔬菜非常有名。”上海蔬菜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顧正斌說。下一步,集團將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與幫扶地區產銷對接,持續提升規模和水平,“把邊遠山區農產品產業化,提升商業價值,幫助那里的老百姓增收。”

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幫扶項目增加就業

結束3年援滇,懷向軍今年年初回到了上海,但他仍然關注滬滇兩地的協作發展。在他看來,如果能真正利用好兩地資源、協同發展,可以實現雙向共贏。

云南臨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區位優勢明顯。“這里氣候濕潤,有得天獨厚的光、溫、水、熱資源。”上海援滇干部、耿馬縣副縣長陶政江介紹,近年來,耿馬的甘蔗、橡膠、茶葉、核桃等特色產業發展迅猛。目前,耿馬境內種植甘蔗41萬畝、天然橡膠63萬畝、茶葉11萬畝、蔬菜15萬畝。

作為產糖大縣,耿馬的榨糖產業每年會產生40多萬噸廢蔗渣。過去,大部分廢蔗渣只能通過焚燒、堆肥等方式處理,經濟價值低、環境污染大,但蔗渣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卻是可以被利用的工業原料。

通過“滬滇協作”的牽線搭橋,上海綠賽可實業有限公司到耿馬洽談合作事宜。企業多次對耿馬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投資環境等方面進行論證分析。在援滇干部的積極努力下,工廠正式掛牌,生產線開機,提供穩定就業崗位70余個,員工月工資平均4000余元。

“對蔗渣進行精深加工利用,生產過程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產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陶政江說,蔗渣做成的可降解餐具,使用后埋于地下,常溫3—6個月即可降解,變成有機肥回歸自然。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拔地而起,開發了“糖產品、蔗渣、糖蜜、濾泥、蔗葉蔗梢綜合利用及其他”的“5+N”條產業鏈,初步形成了產業鏈完整、科技創新能力強、帶動農戶增收多的優勢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依托產業發展,用甘蔗葉、蔗梢生產畜牧青貯飼料,耿馬還大力發展蔗梢養牛。目前,耿馬通過“蔗、畜、沼”循環發展模式已帶動養殖戶1.8萬戶8.1萬人,人均月收入達3020元。

上海的幫扶給云南鄉村振興拓展了新空間。下一步,雙方將實現優勢互補、雙向賦能,深化產業合作,促進市場互通,推動滬滇合作譜寫新篇章。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上海 云南 茭白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日韩另类中文字幕20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久 |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亚洲网站自偷自拍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