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大會發言
蔡冠深:落實科技強國戰略 打造粵港澳創新灣區
蔡冠深常委的發言:落實科技強國戰略 打造粵港澳創新灣區
“十四五”規劃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最具創新能力的城市群之一,理應在推進落實“十四五”規劃中承擔起科技強國排頭兵的重任。
香港的科技力量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還是全球世界級高等學府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基礎和應用研究實力強大。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來,在要素流通和人才培養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
“十四五”期間,要發揮好香港與內地各自優勢,建成國際一流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圈,仍然面對兩大挑戰:一是怎樣讓人才、資金、數據等創新要素都流通起來。二是怎樣吸引海內外更多的科研人才。為此建議:
一、 加強科創合作組織協調。大灣區的創新合作應以推動落實“十四五”規劃為切入口,著眼國家未來發展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成長,成立由科技部牽頭、三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參與的創新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充分發揮大灣區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不同法律和貨幣體系”的獨特優勢,提升大灣區的整體創新實力特別是創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 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大學基礎研究、研發中心、跨國科技企業和初創公司、金融四方面對接。香港在科研等方面的優勢為內地發展機器人、人工智能和信息科技等新興領域產業提供了積極支持,孕育了一批知名科技企業。“十四五”期間,進一步用好香港這片科技創新的熱土,需要各方統一認識、形成合力,著力促進科研要素跨城聯動,在資金、稅收、人才、生物醫藥等方面作出更便捷化的安排,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三、 培育創新科技新生力量。建議由香港高校聯合深圳和廣州的科研機構申辦更多國家實驗室,搭建更多創科新平臺,發放大灣區人才綠卡,進一步發揮香港高校的科研潛力和聚集國際頂尖人才的優勢,為粵港澳科研及創新產業發展持續注入新生力量。
四、 延伸創科合作產業鏈條。深化粵港澳三地創科合作,支持深港聯手加快建設擴大版的“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在其周邊大力發展初創孵化企業及創科企業,著力打造世界級的深港版“華爾街+硅谷創新圈”。同時,加快設立產權法律學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仲裁中心和國際技術產權交易中心,為初創孵化企業及創科企業健康快速成長提供法律制度支撐。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創新 科技 灣區 粵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