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 聚焦"五個東城"建設建言資政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17日電 6月16日,東城區召開政協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26次會議,圍繞“助力‘十四五’開局,推進東城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文化東城’建設,推動‘文化+’創新融合發展”“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治理”三個重點協商課題開展協商議政。這是區政協今年圍繞“6+X”重點協商議題召開的專題議政性會議,副主席杜娟主持。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宋鐵健,副區長劉俊彩,副主席李鐵生、劉健、朱巖石、柳學全,區一級巡視員顏華,秘書長李長華,以及區有關部門、區人大政協機關紀檢監察派駐組負責人,調研課題組委員代表、部分參與調研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東城區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聚焦“五個東城” 建設建言資政
會上,張小梅、張志勇、吳國清三位委員分別代表本課題組介紹了調研報告和建議案的形成經過;調研組成員與相關部門負責人作了協商交流發言,結合會議主題積極建言獻策,體現了同頻共振、雙向發力、提質增效的要求;會議審議通過了三個專題的建議案和調研報告。
徐建勝委員在發言中認為,“數字經濟發展”建議案的選題緊跟時代步伐,建議措施重點突出,確實是‘建言建到點子上、獻策獻到關鍵處’。作為數字企業代表,對東城區未來數字化環境建設和發展數字經濟充滿期待,希望從政府服務到數字化建設措施能夠盡快落到實處。”
東城區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聚焦“五個東城” 建設建言資政
甄軍委員談到,“本次課題調研深入實地掌握第一手信息數據,積極采納廣大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等各方意見,在充分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東城區“文化+”創新融合發展的落地意見建議,是一份有價值、可落地的課題報告。”
吳國清委員介紹了參加調研的過程,“調研組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多次進行現場調研,認真研判我區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形勢,梳理精細化治理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廣泛聽取意見,最終形成調研報告及建議案,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作出貢獻。”
特邀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分別從自身研究領域,結合東城區發展實際,紛紛提出具體意見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后,劉俊彩在講話中對廣大政協委員對東城區各項事業的關注支持和建言獻策表示感謝。她表示,區政府將認真研究、積極采納委員的意見建議,各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全力推進“五個東城”建設。
宋鐵健主席講話
宋鐵健在講話中對重點協商調研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調研工作堅持圍繞中心,積極服務大局,調研協商成效明顯。各專委會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充分發揮專委會專的優勢和界別代表性強的特色,緊緊圍繞“五個東城”建設,站位高、把脈準、立意新、內容實,提出的意見建議務實可行,將進一步助推我區“五個東城”建設。
劉俊彩副區長講話
針對下一步重點工作,宋鐵健強調,要對建議案進一步研究論證,不斷修改完善,努力使每一條建議都提到關鍵處、講到點子上,提出有政協“特色”的真知灼見,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不斷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雙向發力。一是要堅持統籌協調,穩步推進各項履職活動,不斷彰顯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目前6個重點協商議題已經通過全會協商、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等形式開展了調研視察、座談協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專委會要堅持同頻共振、突出界別特色,加強各項工作的謀劃與融合,持續深入開展專題調研、監督視察、協商議政,統籌推進各項協商履職活動。二是要堅持凝心聚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匯聚發展力量。要將“書香政協”建設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積極在委員中開展“團結在光輝的旗幟下”為主題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委員和各黨派團體深刻理解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三是要堅持示范帶動,強化責任擔當,高質量推進全年各項任務。常委是政協的骨干力量,要在履職盡職中模范帶頭、積極作為,為全體委員樹立標桿、作好表率。要作勤學善思、建言獻策、凝心聚力、敬業奉獻的表率,立足本職、爭創一流、建功立業,展示新時代責任委員的風采,高質量完成好全年各項工作,為打造“五個東城”、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首善之區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委員代表課題組介紹調研報告和建議案的形成經過
專家學者分別從自身研究領域結合東城區發展實際提出意見建議
會議同時對2020年度東城區政協優秀調研成果進行了表彰,《聚焦活力東城 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力度》等33篇調研報告被評為“2020年度東城區政協優秀調研成果”,其中一等獎4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10篇、優秀獎13篇。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調研 政協 東城區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