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追問多晶硅價格上漲的真相

2021年06月15日 09:40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2021年初以來,多晶硅價格便開啟了直線上漲模式。不到半年,硅料價格從85元/公斤一路上漲突破200元/公斤,而且依然保持上漲態勢。近日,硅片企業紛紛對6月訂單進行詢價,甚至約談7月硅料訂單,單晶用料主流報價區間拉大到172-205元/公斤,部分散單報價已高至約220元/公斤。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以2021年全球新增裝機160GW預期計算,按當前硅料報價,最終光伏組件端成本將增加500億元以上。

那么,硅料價格上漲背后,有著怎樣的市場邏輯呢?

產能擴張釋放超前且超量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6月2日公布的信息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0.6萬元-22.1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1.1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4.54%;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0.4萬元-21.9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0.8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4.97%。對比今年1月6日的成交均價分別為8.76萬元/噸和8.50萬元/噸,漲幅分別為142%和145%。

針對本輪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硅業分會分析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光伏產業鏈中間環節的產能擴張釋放相對超前且超量。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硅料價格大幅上漲,主要系下游光伏產能擴張過快過大,終端需求嚴重超過原料供應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多晶硅廠商與硅片廠商的擴產時間存在半年以上的錯配;另一方面,相較于產業鏈中“不那么賺錢”的多晶硅,下游“最賺錢的”硅片廠商激增進一步加劇了上游產能的吃緊。

“下游擴產太快,上游產能根本跟不上。現在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的產能應該都在300GW左右了。供不應求,價格就上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林如海說。

對此,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執行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本次硅料價格波動,是市場規律的反應,是行業正常周期的表現。過去十年,多晶硅行業投資收益相對有限,供需因此出現缺口。在目前價格信號背景下,有企業擴大投資規模,也有新資本進入,將會支撐下一輪規模更大、成本更低的產業發展,從而支撐平價上網的長期發展。

補貼難以覆蓋上游上漲帶來的壓力

據了解,多晶硅生產環節屬于高投入、高技術、高載能行業,但又長期處于盈虧線甚至虧損邊緣,因此在產企業擴產資本有限,同時外界資本也少有涉入。而中間的硅片、電池片環節由于連續多年維持相對較高的盈利水平,企業自身擴產能力充足,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外界資本進入。但由于信息不對稱,下游企業掌握的上游硅料擴產規模數據,遠大于實際情況,中間環節擴產規模和速度遠超預期。

對此,光伏協會認為,在當前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的情況下,一年的寬限期給了開發企業更充分時間,原材料數倍以上的漲幅已嚴重威脅到我們的競爭優勢,且已明顯影響到今年的裝機預期。希望行業認真思考企業短期和長期利益關系,推動產業不斷降本。

“目前,幾乎所有做下游的企業沒有一家盈利,大家都在減產。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寧愿減產停產也堅決不做‘失血’的訂單。把老舊產能先停掉,擴大新產能,以此降低成本。”在2021年多晶硅產業發展論壇上,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熊海波坦言,當前,組件等光伏產業下游環節成本大幅增加。“不僅僅是硅料價格上漲,光伏玻璃和封裝材料也在漲價,加之匯率影響和海運價格的暴漲,這些因素對下游銷售毛利潤的影響超過6美分/瓦。”

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看來,有經驗的下游企業肯定會考慮上游的產能情況。“道理大家都懂,情況也都了解,但面對全球至少160GW的新增裝機,組件廠都想搶占市場份額,都想盡可能地占有大規模的市場增量。而且大家也都明白,只有把下游多余的產能先停下來,不去哄搶硅料,價格自然就會降下來,可問題是誰都不愿意自己先停手。”

有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內光伏產業鏈價格漲勢難止所帶來的阻力,依舊成為導致落地裝機量不及預期的最大變量,如今各方紛紛為此發聲,上游硅料價格預計短期內或會受到一定抑制,從事硅料生產的公司或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其實,硅片和電池廠商在擴產之初,也會對上游市場和自身產能有一定的預判。但大家都天然地認為自己的產能是行業最先進的,自己會是最后停產的那一個。”通威光伏首席技術官邢國強指出,為了保障原材料的穩定供給,下游企業通常會和硅料廠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即“長單”。

而在林如海看來,長單的協議價格也會隨著市場變動,所以長單并不能保證硅料的價格穩定。現在的長單也只能保量,不能保價。

預計到明年年底,市場緊張情況將得到緩解

隨著新疆大全、東方希望、保利協鑫、新特能源等國內主要多晶硅生產企業新產能的陸續上馬,如今漲勢已持續半年,硅料價格何時可以恢復理性區間?

林如海表示,對于硅料廠商而言,大量資金投入擴產后,企業也期望行業能夠維持穩定、合理的利潤水平,不希望市場頻繁大起大落。針對本輪漲價,可能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價格就會回落到合理水平,如果維持在100元/公斤左右,硅料企業和下游生產者應該都會維持一個相對不錯的利潤。

“光伏行業現在材料端的漲價是暫時的。”保利協鑫董事長朱共山表示,以協鑫而言,我們進入光伏行業做材料端多年,已經歷了第四個周期,希望大家不要一哄而上。他強調,一是真正要上新項目的企業,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來執行。二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硅材料的主要提供商,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技術創新,加快擴產能,同時按照最新的技術嚴控能耗指標。

朱共山進一步表示,以新疆的多晶硅綜合能耗為例,改良西門子法是每公斤耗電60度,而通過顆粒硅法生產多晶硅,現在每公斤可降到15度電,僅是改良西門子法耗電的1/4。不僅如此,在使用顆粒硅法時,對整個光伏路徑進行碳足跡溯源發現,僅多晶硅環節1GW可減排13萬噸二氧化碳,較西門子法降低74%;基于整個光伏產業鏈,1GW元件至少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47.7%。

基于此,協鑫在江蘇徐州、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擴建顆粒硅制造基地。按擴建30萬噸產能計算,使用顆粒硅法,每年可節約130億到140億度電;如果按照度電0.3元計算,一年可節省成本37億-38億元。

“協鑫將通過技術創新碳減排,行業里的其他企業也要通過技術創新,迅速降低上游能耗,急市場所急,急客戶所急,盡快解決這一問題。也請給我們時間,預計到明年年底,整個硅料的市場緊張情況將緩解,價格也會迅速下降。”為此,朱共山建議,根據市場當前的需求計劃,要全力以赴加快擴建低耗能高質量顆粒硅產能,保證企業健康穩定增長。

“硅料價格上漲是短期現象。我們統計過硅料的產能情況,未來3-5年是可以滿足下游生產需要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經理尚耀華認為,上下游產能不可能存在完美協同。任何一個環節,只要讓投資者看到相對較高的利潤,就會進來,競爭仍然是接下來光伏產業鏈的主流。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硅料 價格 企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五月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 亚洲天堂日本美女 |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 思思热国产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