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交通運輸:書寫邁向交通強國的壯麗史詩
兩列“復興號”高鐵在北京動車段整裝待發。劉家豪攝/光明圖片
港珠澳大橋景色。新華社發
一百年彈指一揮,一百年波瀾壯闊,一百年滄桑巨變。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條條公路、鐵路,一座座橋梁、隧道,一個個機場、碼頭……它們見證著神州大地上的歷史變遷,詮釋著中國交通運輸的發展歷程。
放眼全國,干支銜接、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已經形成,由241個民用機場組成的航線網越織越密,“八橫八縱”的高鐵網也由藍圖走向現實。這些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網,正成為我們偉大祖國版圖上的動脈血管,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出行條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關鍵支撐,交通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為國家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如今,從空中俯瞰祖國大地,公路、鐵路、水路……縱橫交錯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為國家的發展提供著不竭動力。
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公路里程僅8.1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民航航線只有12條……我國的道路運輸極為落后,人背畜馱是主要運輸方式,交通供給能力嚴重不足。在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發展嚴重滯后的條件下,道路運輸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受到重視,得到優先發展。
“要致富,先修路。”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運輸服務能力連上臺階,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先行官”作用。
為了讓公路通向祖國各地,1950年起,11萬筑路大軍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跨怒江天險,攀橫斷山脈,渡通天激流,越巍峨昆侖,五易寒暑,修筑了青藏、川藏公路,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運營等各種運輸方式都實現了快速發展,機場數量、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速度更加日新月異。”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曉東表示,如今,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絡日趨完善,多種運輸方式與1949年相比都取得了質的飛躍,其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已成為我們閃耀世界的亮麗名片。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14.6萬公里,高鐵運營里程3.8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里程的三分之二;全國公路總里程519.8萬公里,高速公路以16.1萬公里的通車里程穩居世界之首;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241個,年旅客吞吐量達1000萬人次以上的通航機場27個;全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2142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592個、占泊位總數的11.7%,位居世界首位……
“可以說,通過多年來的發展,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實現由‘瓶頸制約’到‘總體緩解’再到‘基本適應’的階段性轉變,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我國也正在逐步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張曉東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作出專門部署,明確要求要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官”。
把人民群眾獲得感放在首位
從“用雙腳丈量”到“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行車”,從乘坐時速43公里的蒸汽列車到體驗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百年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也正分享著交通發展的紅利。
“來北京這么多年,這是我第一次乘坐高鐵回哈爾濱,心里還挺激動的。”今年“五一”假期期間,39歲的張鑫乘坐高鐵從北京回老家哈爾濱,1198公里的距離僅用了四個多小時。據張鑫介紹,他從2000年上大學就來到北京,由于以前北京與哈爾濱之間只有普速列車,回家需要近30個小時。“當時節假日火車的硬座車廂過道站滿了人,去趟廁所擠一身汗,那種感覺至今我還記憶猶新”。
1930年通車的京哈鐵路是我國境內最早開建的干線鐵路之一,也是長期以來東北地區支援全國建設的鋼鐵運輸大通道;改革開放后,中國鐵路發展全面提速,2006年12月,帶有試驗性質的中國內地第一條高速鐵路——秦沈客專,與京秦鐵路、京哈提速線哈爾濱至沈陽段合并為第二代京哈鐵路,開行的動車組列車,將哈爾濱至北京運行時間拉到8小時之內;今年1月22日,京哈高鐵全線貫通。北京至哈爾濱的最短運行時間壓縮至4小時52分。
“北京至哈爾濱間鐵路的不斷發展正是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旅客正在以更加舒適的方式踏上自己的旅途。”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隨著國家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我國的運輸服務能力得到空前釋放,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改革發展成效。
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客運總量僅為不到1.4億人次,客運周轉量155億人公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客運市場的放開,客運量快速增加。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社會客運量96.65億人次,客運周轉量19251.43億人公里。
從方式上看,2020年鐵路客運量22.03億人次,客運周轉量8266.19億人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1倍和64倍;公路營業性客運量68.94億人次,旅客周轉量4641.01億人公里,分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81倍和583倍;2020年民航客運量4.18億人次,旅客周轉量6311.25億人公里,分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547倍和3411倍。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在旅客數量增長的同時,也提供了越來越優質的出行服務,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孫文劍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行業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向交通強國邁進。
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創新力量
從“一窮二白”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到“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國產盾構機……交通運輸不斷發展的背后,同樣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堅實保障。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由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
“‘復興號’的研發成功,標志著中國高鐵動車組技術進入了自主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新階段,實現了中國從高鐵先進技術的追趕者到引領者的歷史性轉變。”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副所長張波表示,在“復興號”254項重要標準中,有213項是中國標準,此外,11個系統96項主要設備也采用了統一的中國標準和型號。
與“復興號”一樣具有世界領先技術水平的“大國重器”——國產盾構機,也逐漸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技術水平不過關,我國鐵路、地鐵等隧道挖掘都只能依賴從國外進口的盾構機,不僅價格高昂,其維修價格也十分昂貴。
“在國家有關政策導向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在2008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在2010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臺硬巖盾構機,在2015年研制出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并連續三次刷新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紀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工作人員王偉表示,去年9月,“中鐵1000號”盾構機在鄭州下線,從0到1,再從1到1000,中鐵裝備集團生產的盾構機產銷量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規劃綱要將科技創新擺在了首要位置,交通運輸行業將堅持科技創新賦能交通運輸發展,加快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打造先進實用的運輸裝備體系,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應用,推廣應用自動化碼頭等設施設備。”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正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開局和起步的重要階段,其意義和作用都十分重大。交通運輸部門將配合相關部門,推進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發展,助力行業共同發展,并結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等,推動實施一批示范項目,推動智慧交通高效有序發展。(記者 訾謙)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交通運輸 交通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