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2020年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出爐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效益持續發揮本報訊(記者 王菡娟)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期,水利部組織完成了2020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水土流失狀況繼續呈現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蝕風蝕“雙減少”態勢。充分表明我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效益持續發揮,生態環境狀況整體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
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269.27萬km2,占國土面積(未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的28.15%,較2019年減少1.81萬km2,減幅0.67%。各省水土流失面積均呈減小趨勢。與20世紀80年代監測的我國水土流失面積最高值相比,全國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97.76萬km2。
從分布看,我國水土流失呈現“西高東低”格局,東、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積均有所減少。
對重點地區的監測顯示,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積較2019年減少了1.04%,但水土流失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比例仍然較高,為32.57%,是長江經濟帶平均占比的1.73倍。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2020年度水土流失面積為45.33萬km2,占其國土面積的33.97%,占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的16.83%,水土流失面積較2019年減少0.39萬km2,減幅為0.86%,生態保護修復效果進一步顯現。
對重點地區的監測顯示,西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減幅為0.92%,水土流失狀況進一步改善,但該區水土流失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比例為36.25%,高于全國平均占比8.1個百分點,中度及以上等級水土流失面積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0.17%,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平均占比高5.62個百分點,仍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
據介紹,動態監測基于2020年2m或優于2m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采用衛星遙感解譯、野外調查驗證和模型計算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開展。全面掌握了全國、各省級行政區、國家重大戰略區域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點關注區域、全國水土保持區劃一級區、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流域的水土流失狀況及動態變化情況。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水土流失 面積 全國 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