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愛心餐”助力曼谷貧困社區渡疫情難關
每天早上9點,志愿者塔薩妮亞都會準時來到設于曼谷北部一間寺廟里的臨時大廚房,戴上雪白的一次性帽子,整理好額前腦后的頭發,再套上藍色的一次性手套。她一邊招呼著正熱火朝天煮雞蛋、磨蒜蓉的同伴們,一邊手腳麻利地將剛剛出鍋的米飯裝袋。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這就是塔薩妮亞每天工作的寫照。
曾經在曼谷多個酒店集團人事部門任職近30年的塔薩妮亞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是一個“無業游民”,提前退休的她原本希望能夠在遠離曼谷喧囂的山林中開啟不一樣的人生,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她不得不推遲這一計劃。塔薩妮亞所在的“挺身為泰”組織是一個成立不久的民間互助團體,主要為曼谷多個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貧困社區提供免費餐食和日常生活必需品。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危機時刻,無論是做什么,我都愿意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塔薩妮亞對記者說。
5月初成立的“挺身為泰”組織由35歲的查楞察迪創立,這個身兼公司總裁、餐廳老板等數個職位的年輕人在4月初感染了新冠病毒,所幸癥狀輕微,住院14天后就基本痊愈。然而,他的一個朋友卻不那么幸運,感染新冠病毒后因未得到及時救治在家中去世。查楞察迪為此開始思考作為普通市民可以為社會做些什么。于是他創立了這一組織,在位于曼谷的多個地點設立了五個廚房,致力于幫助曼谷45個貧困社區受疫情影響的民眾解決溫飽問題。
“我們的工作就是為隔離在家的一些社區居民提供食物,讓他們至少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查楞察迪對記者說,該組織運營四十天以來,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每天送出1萬份餐食的目標。
“我們的所有物資和干糧都是企業和個人捐贈的,大家都非常踴躍。而我們的志愿者更是來自各行各業,所有人都本著互助的精神和熱情加入我們的行列。”查楞察迪說,目前在廚房工作的志愿者約有150人,因為每個人都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多人會采取輪班制,以保證廚房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還有約150名志愿者在后臺提供服務與幫助。
每天除了查看捐贈物資和烹制餐食的現場情況,查楞察迪還要在電腦上回復不停出現的新信息,協調并調度志愿者和工作人員。他瘦削的臉上帶著些許疲倦,但一看到墻上貼著的一封字跡稚嫩的感謝信,眼中馬上迸發出光芒。“我們收到了很多積極的反饋,也有很多得到我們幫助的人反過來為我們提供幫助,比如運輸送貨等。我們也收到很多感謝的字條,正是因為這些令人暖心的溝通,讓我們能夠及時改善自己,更好地服務社區。”
而對志愿者塔薩妮亞而言,這個因疫情而臨時聚在一起的團隊讓她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充分感受到人間溫情。“我們在這里成為朋友,體驗到這些無私又溫暖的時刻和友情,我們一起盡最大努力為社區做出貢獻,期盼大家盡快重回正常生活。”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曼谷 社區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