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二期

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1年第三期

致敬張光宇先生—王魯湘對話李大鈞

2021年06月10日 13:07  |  作者:畫界  |  來源:《畫界》2021年5月第3期
分享到: 


《大鬧天宮》孫悟空造型設計-1959年-張光宇

《大鬧天宮》孫悟空造型設計-1959年-張光宇

2020年12月22日,“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文化學者王魯湘與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理事長李大鈞在展覽期間進行了一場精彩的的對話:

王魯湘(以下簡稱王):大鈞你好!作為張光宇先生的一個研究者和作品的主要收藏者,您對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評價?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力氣去如此全面地研究張光宇和收集他所有遺存在世的作品?

李大鈞(以下簡稱李):張光宇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天才,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藝術家。我把他作為人生楷模,當然不是說我有他這樣的成就,我的理想是愿意成為他這樣的人。 

王:在您心目中間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李:我想他除了是一個藝術家,一個文化巨人之外,我看到的主要還是他的性情。我甚至認為他就是他描繪的那個美猴王的化身。因為他解釋美猴王,是將其當做純真、性情、勇敢甚至戰天斗地的不屈反抗精神的一個化身來體現的。張光宇先生也在用一生的藝術實踐追求這樣的人生理想。

詩二十五首-張光宇

詩二十五首-張光宇

王:講到張光宇我們就會想起一個群體或者一個群落,這個群體和群落由一批天才藝術家所組成,這些藝術家基本上和學院派沒有什么關系,都是從民間、從草根、從士民起來,然后進入當年最繁華的都市—上海,在那里,他們形成了一個文化圈。這個文化圈里的大哥就是張光宇。那么您覺得從這樣一個形象,也就是一個大哥的形象來看,張光宇在20世紀中國文化界的地位應該怎么確定?為什么這么多的人愿意團結在他周圍,凝聚在他周圍,有些人甚至跟他在一起幾十年。是什么樣的魅力或者是什么樣的理念使得這位大哥能把這些人凝聚在自己身邊? 

李:我覺得藝術家之間的交往,如果一個人能成為帶頭人,首先一定是因為他的才華,張光宇先生是有天才、有大才的。第二是因為他的性格或者說個人魅力,他有點急公好義的精神,有點兒像《水滸傳》里的宋江。其實他是朋友心目中的“及時雨”,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大哥。

永言集--張光宇

永言集--張光宇

王:對,當年葉淺予19歲闖到上海灘是張光宇發現的,然后給他提供平臺,讓他進行創作包括發表作品;張仃先生一樣也是18歲,從“反省院”被保釋出來以后流浪在南京、上海,也是被張光宇發現,用彩色套版封面發表他的作品,而且給的稿費非常非常高,使得張仃先生一下就擺脫了很窘迫的生活狀態。這些人終身敬佩張光宇。

李:對。有句話叫“趣味相投”,我覺得他們是一群相同的人。其實,一方面是這些人追尋張光宇;另一方面也因為張光宇能夠接納和欣賞這些青年才俊,他們是很自然地凝聚在一起。他們的交往很大程度上是超物質的、精神性的,甚至是在信念的層面上,使他們可以保持一生的友誼,甚至是隔代的友誼。張光宇先生是先他們而去的。但是張仃先生一有條件—就是在“文革”之后,在20世紀80年代初,甚至一直到他2010年去世之前都不停地在呼吁、在研究,甚至把張光宇稱作“亞洲的驕傲”,比作和齊白石、黃賓虹一樣的大藝術家。我們知道齊白石是國寶藝術家,黃賓虹的藝術成就現在看來也是越來越受人尊仰,就是“齊黃并舉”。在這樣一個語境里,張仃先生還是一個學院的院長,在此情況下提出張光宇先生“堪比齊黃”,是需要勇氣甚至信念的!

《十日談》第五期-吞款圖局部-張光宇

《十日談》第五期-吞款圖局部-張光宇

王:張光宇先生的藝術成就,包括他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已經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可以說張光宇先生是一顆蒙塵的明珠,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是被遺忘的一位文化巨人。您覺得為什么有那么一段遺忘?為什么在今天我們又能夠重新發現他?而且在年輕人中間,在最當代的這一批年輕的藝術家,包括年輕的城市青年中間,張光宇會受到這樣的追捧?大家由衷地喜歡他,這是為什么?

李: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有一些學者把光宇先生比作您說的遺忘的明珠或者沉底的寶船,把我們和張光宇的這種關系比擬為“遺忘”。但是我有時候也在想,實際上不是遺忘的問題,是光宇先生太超前了。他領先了這個時代半個世紀甚至一百年。所以我們不是遺忘他,而是沒有追上他的腳步,沒有跟他同行。

這樣解釋,今天出現的“張光宇熱”和“張光宇現象”,也就比較正常了。我們不是去發掘了一個古墓,不是追尋一個故人,而是實在地發現了在前面有我們文化藝術事業的一個引路人,只是我們通過這半個世紀或者一百年的時間,開始追近他了,也就看到了他的身影,看到了他的價值。

1930年-2月《上海漫畫》第-95期--張光宇

1930年-2月《上海漫畫》第-95期--張光宇

王:在和一些朋友討論張光宇的時候我提出一個觀點,我們中國所有的文化中的美學理念,包括美學的視覺形象、評價系統都是屬于農耕文明的,屬于過去的這個時代。但自從大上海這樣一個現代都市在遠東崛起,成為現代城市文明和都市文明的一個集散地以后—不僅僅是國內的集散地,還是一個世界集散地、信息集散地,就涌現出了像張光宇先生這種新型藝術家和文化人。我把張光宇先生看成是這樣的先驅—一個真正的都市文化的、視覺形象的開拓者!他服務的對象已經不是地主階級、農民階級和農村,他服務于新的空間,這個空間叫城市、都市。這個空間里的人是新時代的人,我們叫做城里人或者城市市民。這批人所需要的新的視覺形象是張光宇先生和他周圍的一群人開拓出來的。

李:對,光宇先生的價值可以從不同層面來評說,我甚至也不認為我們今天就能很真切地來解剖這個人,其實對張光宇的研究完全是一個學問,甚至是不是可以稱為“光宇學”或者叫“張學”,因為圍繞他確實有一個很大的學問系統,或者叫美學系統等待我們去發掘。但是,光宇先生和他同時代的很多藝術家不一樣!那么他是不是只是領先于同時代的同行人呢?我覺得也不是。因為光宇先生完全可以擺到世界藝術的版圖里去做橫向比較,實際上在古今中外的這樣一個交叉點上,當我們回望過去的文化遺產時,里面赫然地站著一個光宇先生,甚至我有時候認為他是獨一無二的。

1934年1月《時代漫畫》第1期-張光宇

1934年1月《時代漫畫》第1期-張光宇

王:所以張仃先生說張光宇是“亞洲的驕傲”!當年他寫這個文章的時候跟我討論過,我說用這個題目是一個什么意思?比如說你完全可以說“中國的驕傲”,或者說“中華文化的驕傲”,但是為什么說“亞洲的驕傲”?

張仃先生說:“這就是要擺到世界舞臺上,和20世紀所有世界性的偉大藝術家(歐洲的,美國的)同臺評價和比較。”也就是光宇先生的藝術成就以及他的藝術里頭的內涵,已經不能僅僅用“中國”來框定了,因為在當時的大上海,包括他后來去的香港,都是遠東國際化大都市,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他至少應該代表的是亞洲的一個文化形象! 

李:藝術家最重要的還是看他的作品。剛才我在展廳里,又在看張光宇的作品,我還是要強調《西游漫記》。因為在1945年也就是二戰即將結束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張光宇的《西游漫記》實際上是中國戰時藝術的一個代表作,我們回顧中國的戰時藝術,比如徐悲鴻先生的《愚公移山》,蔣兆和先生的《流民圖》,《西游漫記》和這些作品在一起比應該說是毫不遜色,甚至我認為是非常出色!但是只用中國的藝術系統比不貼切,我甚至認為它和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比也不遜色,實際上放到世界戰后藝術或者是戰時藝術這樣大的學術系統里面來看,中國的張光宇先生所創造的這組六十件的《西游漫記》,完全是世界美術史上的名作,它是有這樣的藝術價值的!只不過我們以往沒有做這樣的比較。

1934年6月《萬象》第2期--張光宇

1934年6月《萬象》第2期--張光宇

王:其實從圖像形態來看,好像張光宇先生是想要把它最后變成動畫片的,說到動畫片,現在也有人說張光宇先生是“中國的動漫之父”。當然有一些人有不同看法,但是從現在掌握的很多情況來看,張光宇先生是無愧于這樣的稱號的,作為“中國的動漫之父”,他最早開始介入動漫的設計和創作,而且很早就有了真正的中國動漫主題—“美猴王”“孫悟空”“花果山”“大鬧天宮”,從《西游記》轉換出來的這樣一些形象,及其這樣一些魔幻故事是最適合做動漫的。他很早就抓住這一點,而且用了數十年時間,一直沒有放棄這樣的想法和努力,最終創作了在世界上一炮打響的《大鬧天宮》。

李:對,光宇先生和動漫的關系,有的學者認為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比如展廳里這個連拍照,被阿城先生認為是在用動漫的語言建模。

漫畫家的夢-1930年3月《上海漫畫》第100期--張光宇

漫畫家的夢-1930年3月《上海漫畫》第100期--張光宇

王:把這些形象連放的時候,它跟動漫是一樣的。

李:是一樣的。實際上這里面就有一個光宇先生的理想問題,他們那一代人是非常想做東方的“狄司耐”的,就是迪士尼。所以他在1945年創作《西游漫記》并且做畫展推介的時候,還在廣告詞里說“這是東方的狄司耐,當代的東方朔”,他認為五彩卡通片所創造出來的效果正是他喜歡的,正是他要的。當然他和他的同事、同道們一直也在研究動畫、試制動畫片等,我覺得他們的理想就是做“東方的迪士尼”。

紅樓電影-30.3×48.5cm-1925年-張光宇

紅樓電影-30.3×48.5cm-1925年-張光宇

王:剛才您說張光宇是您人生的楷模,您也希望成為像張光宇這樣的人,當然不一定會成為張光宇這樣的設計家、漫畫家或者是畫家,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張光宇是人性非常豐滿的一個人。你看他的政治諷刺漫畫,可以看出他的嫉惡如仇;還有他的急公好義;他創造用各種文具組合起來的一個“漫畫騎士”,也反映了他性格的一面。另一方面他是一個生活美學家,極其熱愛生活,恨不能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親手打理一次、設計一次,讓自己、讓朋友、讓老百姓、讓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設計感的、美好的世界里。他是一個宅心仁厚、充滿真善美追求的生活美學家。

李:對。其實我感覺他幾乎是一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養出來的人,也是江南文化養出來的人,也是這兩種文化和現代文明遭遇之后,和知識分子這樣一個概念結合起來之后養出來的一個人。 

王:也就是說他既是一個文人、一個江南文人,又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一個都市人。 

李:對,他不是一個傳統文人,他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家,其實他是一個具有極大包容力、非常有個性的當代知識分子。

神筆馬良十二-張光宇

神筆馬良十二-張光宇

王:對。這就是你想要做的一個人。

李:我覺得我學不到。

王:這樣一來,您剛才這話幫助我們對張光宇先生做了一個全新的解讀。也就是說,其實這么多人喜歡張光宇,是因為在他身上看到了兩種東西結合的可能性,本來對立的、不可能組合的東西在他身上組合了。

李:對,他身上有巨大的包容性,但是包容在很多人身上往往會造成良莠混雜、相互抵消。但是,光宇先生又有一個特別純正的心性,我一開始說他像美猴王,因為美猴王性情里有堅如磐石的東西,不可抵消,所以這兩種東西在他身上結合在一起,具有他的真、善和美,也有他的包容和博大。

繪影圖-33×14cm-1918年-張光宇

繪影圖-33×14cm-1918年-張光宇

王:他也像美猴王那樣有七十二變,有很多很多法寶,可以變出很多魔幻的東西出來,但是他身上那種美猴王的基本內涵,那種定義的東西是不變的。

李:對。說他是美猴王是因為我們太熟悉《西游漫記》,熟悉《大鬧天宮》,光宇先生其實自己已經塑造了一個形象,就是“漫畫騎士”或者“光宇騎士”,在我心中,“光宇騎士”要比堂吉訶德那個騎士高級得多,因為他理性,不盲目,不沖動,帶著他決絕的決心,還帶著他的多才多藝的能力去做。我覺得這一點是光宇先生最可貴的地方。

張光宇自導連拍照片

張光宇自導連拍照片

所有圖片均由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張月霞

文章來源:《畫界》2021年5月第3期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光宇 張光 先生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男女视频0 |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