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未來“染綠”中國將如何“落筆”?

四個關鍵詞助力綠化工作向“數”“質”并重轉變

2021年06月09日 14:08  |  作者:王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何要出臺這個意見?背后有何深意?未來“染綠”中國將如何“落筆”?在6月7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多個部委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未來一段時期,特別是‘十四五’時期,整個綠化工作將由過去注重數量向數量和質量并重轉變。此時出臺《意見》,主要解決四個關鍵詞——一是在哪里造,二是造什么,三是怎么造,四是怎么管。”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解釋說。

據劉東生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我國綠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目前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特別是一些地方在國土綠化中,還存在急功近利,違背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科學原則和群眾意愿搞綠化,行政命令瞎指揮等不科學問題,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以生態建設之名”行“生態損毀之實”的形式主義問題。

正是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意見》。通過3部分16條,從不同角度對科學綠化問題進行了明確要求。

在“哪里造”方面,《意見》提出要做到“多規合一”,與國土空間規劃有效銜接;并結合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等文件精神,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嚴禁開山造地、填湖填海綠化,突出了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

據記者了解,近期,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國土“三調”)的結果即將公布。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指出,《意見》總的考慮,就是根據國土“三調”結果和國土空間規劃,在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底板”上,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水資源條件、土地適宜性等,科學劃定和合理安排綠化用地。

在“造什么”方面,《意見》提出要“以水定綠”,明確提出樹種選擇要鄉土化、多樣化。例如,在苗木選擇上提出要“全冠苗”,推廣使用抗逆性強、養護成本低的地被植物,鼓勵種植有多重效益的樹種、草種等。

在“怎么造”上,《意見》提出要以自然修復為主,“封(封山育林)飛(飛播造林)造(人工造林)”相結合;并反對綠化中的“形式主義”,反對“大樹進城”“一夜成景”。

最后在“怎么管”上,《意見》提出對新造林地封山育林,保證成活率。對中幼林要加強管護,保證成林率。并提升質量、加強監測評價以及監督管理,通過“林長制”這個抓手,明確各級地方政府在科學綠化方面的責任要求,把科學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劉東生指出,作為指導各地各部門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的一個綱領性文件,下一步將文件落到實處才是重中之重。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司長張煒表示,下一步,將把科學綠化理念貫穿于正在編制的專項規劃中,優化營造林任務結構,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等。比如不斷加大封山育林和退化林分修復的比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加大灌草的比重;選擇山東、河南等省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制定國土綠化成效評價辦法等。

在農村范圍內,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負責人何斌表示:鄉村綠化美化主要依靠農民。未來將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發揮基層黨組織、村民理事會等村級組織的作用,調動農民參與鄉村綠化美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鄉村綠化的多樣性,避免千村一面,一個樹種種到底。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和風俗習慣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體現鄉村的特色。特別是提出在農村要“慎砍樹”,注意保護鄉村古木、古樹、傳統樹種。“要保留鄉村風貌,春天看花,秋天吃果,讓我們的農民有個樹蔭能夠乘涼聊天,讓美麗鄉村留住美麗鄉愁。”

在城市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韓煜透露,下一步,將在城市建設分布均衡的公園體系,通過拆違建綠、留白增綠等方式,利用城市一些老城區的邊角地、插花地等小微空間,建設“口袋公園”,留足城市綠化空間。實現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不斷完善城市綠地服務居民休閑游憩、體育健身、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綠化 國土 意見 科學 未來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 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青青青免费国产在线91 | 亚洲人性爱在线看不卡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