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努力實現空間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
研習科技創新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要講話中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創新廣度顯著加大、科技創新深度顯著加深、科技創新速度顯著加快、科技創新精度顯著加強,深空探測成為科技競爭的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達的空間科學探索是科技強國的重要標志
空間科學研究是以航天器為主要工作平臺的重大交叉科學前沿,屬于體現國家意志的定向基礎研究。發達的空間科學探索是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
美國作為世界科技強國,歷來將空間科學探索作為航天活動的國家核心戰略。美國從發射人類第一顆科學衛星“探索者1號”開始,先后實施了哈勃空間望遠鏡等四大空間天文臺計劃,遍歷了太陽系主要天體,首次進入恒星際空間,發現了地球輻射帶,開辟了X射線天文觀測新窗口,貢獻了有關月球的大部分科學知識,率先找到了火星水冰存在的證據,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探測了138億光年的深邃宇宙……這些重大的科學成果和發現更新了人類的知識圖譜。
科學發現只有第一?;仡櫄v史,從20世紀中葉開始的太空競賽,從最初的蘇美“雙雄爭霸”到現在美國“獨占鰲頭”,一個重要且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國的航天活動強調科學牽引,依據空間科學戰略研究成果“十年調查”給出了明確的發展思路,并安排了相應的經費保障。在全球已發射的1006顆空間科學和深空探測器中,美國發射運行了455顆科學衛星,其中深空探測器116個,引領了世界航天高技術的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這些科學任務是美國能夠取得眾多基礎研究重大突破的根本所在,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等諾貝爾獎成果不過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我國空間科學發展潛力巨大
迄今我國已實施了約15個空間科學任務。無論專用科學衛星還是深空探測器數量,均與航天強國有巨大差距。盡管如此,我國空間科學已扎實起步,在暗物質粒子探測、空間量子科學實驗、硬X射線天文探測等方面取得了若干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嫦娥五號實現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我國深空探測體系初成,初步具備了地外天體探測的“繞、落、回”能力。
放眼國際,載人航天與非載人的星際探索是當今人類太空活動的兩種主要形式。面向空間科學原始創新和國家重大需求,利用系列專用科學衛星、深空探測器等,探尋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空間的自然現象,拓展人類視野和活動疆域,促進人類文明永續發展,將是我國星際探索當前和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實際上,拜登政府比以往的美國政府更加重視空間科學的戰略地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2財年預算總額248.0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5.3億美元。其中空間科學預算79.31億美元,占NASA 2022年總投入的32%,用于支持基礎研究、在軌運行和未來科學任務研發。如果我們不能將空間科學的發展提升到科技競爭制高點的高度加以重視,不僅可能會錯失利用我國航天工程成就實現基礎研究原創突破的大好機會,而且還很有可能進一步拉大與美國等航天強國現有的差距。
加強對空間科學重大問題研究的前瞻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對空間科學發展寄予厚望,要求我們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
我國空間科學迎來了實現重大發展的最好歷史時機,正在逐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毋庸諱言,當前中美科技競爭時代已經到來,美方正在加緊制定《無盡前沿法案》,我國已被視為美國科技競爭中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對手。但是,中國航天的目標不是與美國進行新一輪太空競賽,而是通過空間科學探索,不斷拓展認識自然的邊界,開辟新的認知疆域,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要講話,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國應面向世界空間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在我們有基礎有優勢的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方向上,加強對空間科學重大科學問題的前瞻部署。研制發射系列專用科學衛星、實施行星探測工程,建設運營好中國載人空間站,利用這些航天器奠定的世界級物質技術基礎,源源不斷地產出基礎研究重大原創成果,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索的新征程。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科技 空間科學 科學 航天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