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人民政協“委員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動>聚焦
踐行責任擔當推進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石寶玉
近年來,通州區政協堅持守正創新,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做到雙向發力,推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主要總結和探索了以下工作經驗和有效做法:
以加強政協黨的建設為統領,堅持深度融合,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工作全過程。圍繞實現“兩個全覆蓋”,通州區政協建立起區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委室聯合分黨組和機關黨總支四級黨組織體系,四級黨組織由一套隊伍兼任,實現了上下貫通的扁平化管理,有效解決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實際中,堅持處理好加強黨的領導和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關系,把推進政協黨的建設和履職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黨的建設引領和推動履職實踐,以履職成效檢驗黨的建設質量水平。
以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一是堅持精準協商。注重頂層謀劃與實際需求的緊密結合,主動向區委、區政府協商確定議題,學習北京市政協的經驗做法,把黨委、政府領導出題和自己選題結合起來,各位分管主席聯系區委、區政府領導,征求議題意見。二是堅持廣泛協商。積極拓展協商渠道,在堅持做好專題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擴面協商”的基礎上,新增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主席會議,優化全體會議內容安排。三是堅持深度協商。探索借助專家學者“外腦”作用,推進應用型智庫建設,集聚吸納60余名專家人才、市級以上政協委員和8家智囊團隊,破解履職瓶頸,提升協商調研質量。
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為驅動,廣泛凝聚共識。重點加強三個平臺建設:一是搭建常態化學習平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為抓手,創新開設“城市副中心講堂”,舉辦“委員講堂”。二是搭建開放交流平臺。開展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三是搭建助力副中心建設平臺,開展“凝心聚力,助推城市副中心建設”主題實踐活動。
以為民履職為根本,廣泛深入聯系基層群眾。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思路,通州區政協依托界別、委員地區活動組,分期分批建立了18個委員工作站,涵蓋了所有委員。同時,不斷完善工作站運行機制,積極開展協商座談等活動,搭建委員聯系群眾的新平臺。
以合作交流為平臺,助力區域協同發展。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速度,向縱深推進。建議建立三地政協的共同學習機制,采取共同或輪流主辦的方式開展遠程在線學習;探討開展區域性的聯合調研、協商活動,發揮政協組織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政府部門之間的交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事項的落實;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共用;圍繞產業協同發展跟蹤隨訪疏解企業,關心關注企業發展。
(發言人系北京市通州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政協 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