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百年同心路·與委員同訪
宋慶齡的黨齡為何只有15天?
四月下旬,正逢海棠花期,北京西城區后海北沿一座紅墻綠瓦的庭院里,兩株生機勃勃的西府海棠靜靜綻放。
“這兩株海棠是由我的曾祖父親手栽下的。”重新走進這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金鑫講述起了這段往事。
金鑫口中的曾祖父,就是這座庭院曾經的主人——清朝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
花開花落,歲歲年年。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間的庭院,曾為大學士明珠府邸,乾隆時易為和珅別院,清末為醇親王府花園。1961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籌劃下,這里被改建為宋慶齡在北京的住所,曾經的王府大院也迎來了另一個主人——宋慶齡。1963年,宋慶齡喬遷于此,在這里工作、學習和生活,直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她在這里度過了最后18年的人生歷程。
兩株由載灃親手栽下的西府海棠,是宋慶齡最喜歡的綠植。“宋慶齡生前,每到海棠花盛開的時節,經常邀請友人來院內賞花。到了果實成熟的時候,又制作出海棠醬,分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品嘗。”宋慶齡故居社教部助理館員李佳歡介紹說。
宋慶齡辦公起居所在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小樓,外觀仿古,與整個庭院的建筑風格和諧統一。新中國成立后,作為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通過個人多年積累的獨特地位和革命友誼,她為新中國外交作出了杰出貢獻。
一樓的小客廳,曾見證了許多宋慶齡與國內外友人交往的場景。小客廳的東墻正中掛著孫中山的畫像,西墻正中掛著毛澤東的畫像。“這些都是宋慶齡親自選定的。每次會見客人時,宋慶齡都會把迎門的正座留給客人,表示對來賓的尊重和禮貌。”李佳歡說。
宋慶齡喜歡在家里招待客人,這種非官方、非正式的外交形式,加上宋慶齡的特殊身份,更顯溫暖、輕快和靈活。
宋慶齡還把許多精力投入到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被譽為“全體少年兒童的慈愛祖母”。她對孩子們的喜愛,從院子里兩架標注著“成人勿坐”的秋千可見一斑。
“這是宋慶齡特意囑咐身邊工作人員為來家中的小客人們專門準備的。”李佳歡說,節假日時,宋慶齡都會邀請孩子們來這里蕩秋千、做游戲,與孩子們共度歡樂時光。
回望幾十年間的人和事,觸摸歷史發展脈絡,金鑫感慨連連,尤其是年年來此寫生,金鑫也親眼見證了一種精神的代代相傳。
“宋主席的故事深深感動著我。我覺得她就像一位慈愛的母親,不光是讓少年兒童,也讓我們大家都能感受到她那份偉大的愛,并且傳頌至今。”金鑫說。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慶齡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她曾多次向黨中央表達她想要入黨的愿望,黨中央經商議后對她說:你暫時留在黨外開展工作會更加好,黨的一切大事你都有權知道。
“到了晚年,宋慶齡罹患冠心病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嚴重。考慮到宋慶齡的病情,中央為她成立了一個醫療小組在這里進行搶救。” 走上故居二樓宋慶齡曾經的臥室,李佳歡表示,直到此時,宋慶齡依然有一個未竟心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1年5月,宋慶齡病重,此時的她再次表達了想要入黨的愿望。
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一次緊急會議上,討論通過接收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并就此發出了《關于接收宋慶齡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的決定》。
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宋慶齡與世長辭。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夜趕往宋慶齡在北京的住所,沉痛致哀。從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到逝世,宋慶齡的黨齡一共只有15天。
時光荏苒,如今的海棠花下,游客來來往往,在此參觀學習、賞花游覽。人們從珍貴的照片、史料中重溫歷史記憶,也從保持著宋慶齡生前生活起居的設施陳列中,感受這位偉大女性的另一個側面。
每年花開的季節,金鑫都會來此走一走、看一看。在她看來,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住宅,更是一個紐帶,連接著過去與現在,更昭示著未來。
策劃:譚明悅
監制:李木元
統籌:宋寶剛 康亮
記者:王亦凡
編導:韓月
主持:袁世鼎
攝像:汪凱 徐康輝
后期:徐康輝
編輯:莫愁
審核:周佳佳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