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推進新時代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會議新聞

讓博物館真正“活”起來

2021年05月31日 16:51 | 作者:王亦凡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王亦凡)“不能片面地將‘非營利’等同于‘非盈利’。”在5月28日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博物館繁榮景象背后的問題所在。

王亞民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連接著歷史、現在和未來。近年來,我國的博物館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到博物館去”成為國民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沒有”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但如何在此基礎上推動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會上熱議的焦點。

長期從事博物館工作的王亞民注意到,許多博物館人依然“恪守”傳統觀念,只要文物不盜不損不壞就是稱職,對蓬勃發展的旅游業“作壁上觀”,對博物館的“非營利”性質認識不足。

劉玉珠

究其原因,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劉玉珠認為,一方面是博物館作為全額撥款公益一類為主的事業單位,財政管理制度收支兩條線,博物館的經營創收積極性自然不高。另一方面,在當前“博物館熱”的形勢下,博物館的服務任務和工作壓力陡增,但對從業人員卻缺乏相應的正向激勵機制。

馬蕭林

即使是制造出了當下“火”出圈的文創產品——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也憂心忡忡:“博物館經營‘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怎么解決?如何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此,劉玉珠認為,可以完善博物館績效獎勵政策,以此激發博物館的創新活力。“擴大博物館辦館自主權,允許博物館將開展陳列展覽策劃、教育項目設計、文創產品研發等取得的收入,用于博物館發展和人員績效獎勵,支持博物館享受科研機構相關優惠政策,釋放博物館的發展活力和動力。”劉玉珠說。

“還可以圍繞主業成立自己的文化體系。”王亞民呼吁,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闖出一條符合博物館自身發展的新路子,“作為事業身份的博物館各個部門,認認真真搞研究、搞展覽,作為企業身份的博物館文化企業,可以大大方方地做研發、做經營。”

吸引觀眾走進博物館,讓他們能夠看得懂、有收獲,委員們多年來寫就了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前半篇。而如何激發博物館創新的內生動力,讓博物館真正“活”起來,則是他們正在努力書寫的后半篇。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亚洲AV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