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聚共識 促履職
人民軍隊永遠忠于黨
“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開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從無到有靠誰人,偉大的共產黨,偉大的毛澤東,偉大的毛澤東。”每當聽到《人民軍隊忠于黨》這首耳熟能詳激蕩人心的旋律和歌詞,就會使我這個有著54年軍齡的老兵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八一南昌起義。今年四月中旬,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前夕,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赴江西調研銀發經濟時,專門安排時間瞻仰了南昌起義紀念館,讓我們再次重溫了那風雨如磐的崢嶸歲月。
隨著南昌城頭一聲槍響,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裝,中國革命從此開啟了新紀元。自誕生那天起,人民軍隊就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以“鐵心跟黨走、時刻聽黨話”的堅定信念,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打贏一場又一場硬仗,用熱血和忠誠熔鑄了永遠不變的軍魂。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指出,“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這一條當作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人民軍隊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中國革命戰爭的舞臺上演出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4年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橫掃國民黨800萬軍隊如卷席等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最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黨賦予了這支隊伍無窮的紅色力量,讓他從誕生之初就擎起了捍衛民族尊嚴與人民幸福的偉大旗幟,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長城;是黨鍛造了這支隊伍堅如磐石的意志,無論遇到多么強大的敵人,都會逢敵敢亮劍,用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粉碎豺狼虎豹的覬覦之心。
歷史告訴我們,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偉大的軍魂,承載著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彰顯著民族復興的不變初心,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一曲高亢激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宣示著人民軍隊因擁有這樣的軍魂而偉大——在凄風苦雨中鍛造成長,擁有血性,戰無不勝,一往無前;軍魂因偉大軍隊而愈發堅定——在官兵骨血中生發鑄就,彰顯偉力,氣吞山河,詮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抒發了人民軍隊對黨的無比忠誠和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也道出了人民軍隊軍魂的四射活力和顯著特征。
政治性,即聽黨指揮,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從浴血誕生踏崢嶸,到中流砥柱御外侮;從南征北戰建功業,到保衛江山鑄長城。94年來,無論風云變幻,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人民軍隊始終聽黨指揮,絕對忠誠。也正是因為有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特有優勢,我黨我軍在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創造了三大奇跡:把一支農民為主體的隊伍建設成為無產階級的新型人民軍隊,創造了世界建軍史上的奇跡;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以弱勝強以劣勝優,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遇嚴重挫折中我黨我軍巋然不動,創造了國際共運史上的奇跡。無往不勝因有“魂”,無所畏懼因有“根”。軍魂所在,就是血脈所在;信念所在,就是力量所在。黨的初心、性質、宗旨、本色決定人民軍隊的初心、性質、宗旨、本色,黨的思想、旗幟、意志、目標就是人民軍隊的思想、旗幟、意志、目標。
人民性,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人民軍隊始終肩負著保衛國泰民安的神圣職責,永遠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黨的宗旨決定的,也是人民軍隊的本質屬性。在1998年那場百年一遇的洪災面前,子弟兵手挽著手跳進洶涌的激流,用血肉之軀封堵住大堤的缺口,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08年汶川地震,十幾萬大軍冒著余震風險,強行進入重災區奮勇搶險救災。為獲知災情信息,15名空降兵更是奮不顧身從五千米的高空一躍而下,創造了世界傘降史上的奇跡;2020年初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解放軍盡銳出戰,抽調40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喊響“疫情不清零,我們不退兵”,又一次在特殊戰場上彰顯出非凡的中國力量。一直以來,人民軍隊始終堅守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弘揚“軍民魚水深情”的優良傳統。人民軍隊是人民子弟兵,來自人民,必然要服務于人民。
血性,即不畏強敵、威武不屈、敢打硬仗、血戰到底的英雄主義精神。回首革命年代,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戰士以高亢激昂的戰斗精神爬冰臥雪,譜寫以身許國的動人篇章;大渡橋橫鐵索寒,十八勇士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用一身肝膽為紅軍北上開辟通道,譜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人間奇跡;狼牙山五壯士,面對蜂擁而來的殘暴敵人,視死如歸,選擇與山河融為一體,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敢于亮劍,勇于犧牲,為理想而戰。再看和平時期,面對生死抉擇,杜富國毫不猶豫,用血肉之軀來保全戰友的生命安全;循著英雄的傳奇而來,向著大海的方向降落,張超筑夢海天的事跡氣吞山河;面對印軍蓄意挑釁、殘暴攻擊,加勒萬河谷的邊防官兵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人民軍隊的血性本色不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軍官兵要牢記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
傳承性,即無論歷史階段如何轉換,軍魂的核心不變,血脈相通,精神一致,內涵不斷發展豐富。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軍隊的使命任務雖然有所不同,但其初心不變,精神永在。人民軍隊走過的歷程,彰顯了性質、宗旨一致的精神風貌,從革命時期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這些打上民族烙印的精神,背后是一段段風云激蕩的革命歷史,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經典戰役,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既蘊藏著“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人民軍隊從歷史中走來,也必將走向未來,經受真理召喚、信仰淬煉,紅心愈堅、赤膽愈壯、熱血愈烈,必將把這種精神力量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壓倒一切敵人,而不為敵人所屈服,這是世界上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回顧人民解放軍誕生的歷史,我們更要牢牢記住,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論形勢環境如何發展變化,人民軍隊永遠忠于黨,這是世代不變的軍魂!(作者:岑旭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原總政治部主任助理)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