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呵護14億人健康,戰略科技力量如何發力——農工黨中央2021年重點考察調研新觀察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題:呵護14億人健康,戰略科技力量如何發力——農工黨中央2021年重點考察調研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陳芳、陳席元、龔雯
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建設健康中國,醫學科技如何自立自強?受中共中央委托,農工黨中央調研組對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批新型生物技術企業、醫藥科研產業集群等開展實地調研,從產學研用多角度了解生命健康戰略科技力量的創新實踐。
供給如何高質量:優化整合生命健康領域創新資源
近年來,我國生命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上海、江蘇擁有多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國前列,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具有先發優勢。
“十三五”期間,上海培育了全國五分之一以上的一類創新藥、五分之一以上的創新醫療器械,有的已經打開國際市場。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強介紹,公司堅持自主創新與核心技術攻關,推出了90款創新高端醫療設備,打破跨國公司數十年的技術封鎖,倒逼進口同類產品降價30%。
南京諾唯贊是一家員工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生物科技初創企業,疫情期間累計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所需的關鍵酶原料超過3億人份,近期研發的“超快應急防控技術方案”,進一步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間縮短到10分鐘。
創新離不開基礎研究,但對企業而言,基礎研究風險大、回本慢;高校科研院所看重發表論文,成果往往“養在深閨人未識”。
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就要優化整合生命健康領域創新資源。
“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如何有效對接國家重大需求?”“如果搭建公共研發平臺,企業能否接得住、用得久?”……在南京大學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先聲藥業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組不斷發問,了解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難點。
“要加快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讓技術產出有應用,企業有動力,行業能獲益?!比珖舜蟪N瘯蔽瘑T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強調,要強化引領生命健康發展的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依托國家實驗室作為核心關鍵力量,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集群,整合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企業研發中心等科研力量,提高整體協同效能。
“卡脖子”怎么破:“揭榜掛帥”集體攻關
全國5000多家醫藥企業,怎樣才能突破“人有我亦有”的同質化、內卷式怪圈?
努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為全球新藥研發提供創新土壤。2020年,上海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突破800億元,累計有11個一類新藥上市。
隨著國內生物醫藥產業鏈生態逐漸完善,開放式創新正成為國內外新藥研發領域創新合作的新共識。強生中國作為首家獲得上海市政府認定的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采用“無附加條件”入駐模式,入駐企業保持獨立發展方向、保有知識產權的同時,享受這里提供的基礎設施、產品研發等全方位孵化服務。18個月、投入僅260萬美元,英矽智能科技就借助人工智能發明了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臨床候選藥物,實現了新藥研發快速度、低成本的突破。
從浦東沿長江上溯200多公里,看似沒有多少交通和人才優勢的江蘇泰州,卻有著國內規模最大的疫苗成果轉化基地——中國醫藥城疫苗工程中心,5條技術路線的6種新冠疫苗在這里開展臨床試驗。
疫苗工程中心,是中國醫藥城建設的21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之一。筑巢引鳳,產業鏈上下游緊密銜接的創新“軟環境”,還吸引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在這里設立全球首家區域研究中心,目前有1200多家醫藥健康企業落戶。
“要創建生命健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的‘高原態勢’?!比珖f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表示,提升產業鏈競爭力,要持續加大政府、企業等全社會的投入,將研發關口前移,增強結構性優勢和“第一方陣”優勢。
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領域短板突出,醫療設備不少還依賴進口……對此,調研組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董晨提出,要集中力量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堅持問題導向,實行“揭榜掛帥”,促進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打通創新鏈與產業鏈,推動需求和優勢互補。
成果為了誰:切實讓人民受益
貢獻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蛋白質三維空間解析結構、建立我國自己的新冠病毒蛋白質庫,這些是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這一年多的成果……戰略科技力量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產生更多“從0到1”的突破和自主替代,歸根結底是為人民生命健康服務。
公立醫院是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的主戰場。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集臨床醫學與基礎研究于一體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已經啟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正籌備建設突發急性傳染病診防治科技研發和成果快速轉化中心。
“老百姓身邊的醫院和醫生是應急醫療救治體系的第一道關卡,要戰勝疫情,迎接未來公共衛生挑戰,最終還要靠科技力量,完善平戰結合的疫病防控和科研攻關體系?!睆偷┐髮W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深有感觸。
“生命科學是為了‘人’的科學,科技創新要以人民為中心。”調研組表示,要最大化發揮生命健康領域各平臺之間的協同作用,加強頂層設計,通盤考慮科研、學術、產業、公共政策等體系,同時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科技公共產品,提升國際影響力。
中央統戰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與調研。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科技 創新 健康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