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聚共識 促履職
先烈的豐功偉績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我很榮幸能參加全國政協赴江西、貴州的黨史學習團。江西是中國革命道路的起點,萬里長征從這里起步,偉大精神在這里鑄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所言:“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在這里,一草一木都是紅色血脈的傳承,一磚一瓦都在講述血與火的奮斗故事。作為來自青聯界別的政協委員,參加“學習百年黨史,增進‘四個認同’”活動,那些讓我熱淚盈眶的革命故事變得鮮活可觸。踏上革命圣地,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來的道路,為現在的我們開創了一個美好時代。
學習黨史就是為了傳承精神,初上井岡山,我就被歷史感動、為歷史自豪。習近平總書記也要求政協委員,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認真履行委員職責。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一個來自基層的政協委員,紅色文化之旅也讓我受到了更多的啟迪,我們常說“人活則藝活”,手藝人“以手抵心”,非遺技藝所傳遞的,不應僅僅是技藝,更多的時候也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傳遞。2018年我成立了“田靜紫陶技能傳習中心”——一個開展紫陶技能培訓的公益機構,希望通過非遺加公益的方式傳承非遺技能,讓更多的農村青年有機會接觸并學習傳統技藝,讓非遺技藝成為他們開創美好生活的工具,為鄉村振興貢獻非遺力量。建水紫陶傳承至今,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千年積淀的基礎上,一代一代的手藝人堅守不渝,傳遞著文化自信,也延續文化血脈。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紅色革命精神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作為新時代的手藝人,在堅守傳統文化根脈的同時,要不忘革命精神,在黨的領導下,守初心擔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我也將牢記自己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和政協委員的使命和擔當,在紅色文化的滋養中,培養更多非遺技藝的接班人,充分發揮非遺技藝的社會力量和經濟作用,為鄉村振興培養實用性技能型人才,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建水縣田靜紫陶技能傳習中心理事長)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