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深圳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

關于推動深圳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2021年05月13日 10:34 | 作者:梁宇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印發,明確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要求。剛剛閉幕的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新品牌,塑造文化產業發展新優勢,構建現代文化傳播新格局,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城市文明典范。

一、 深圳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深圳自2004年確立“文化立市”戰略以來,文化在深圳城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斷凸顯,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產業獲得長足發展。

(一)統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一是規劃補齊設施短板,優化重大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底出臺《深圳市加快推進重大文體設施建設規劃》,以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的標志性文化設施為目標,規劃建設包含“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在內的一批市級重大文體設施,布局方面注重向原關外傾斜,優化大型文化設施空間布局。二是構建完善廣覆蓋、普惠性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皥D書館之城”建設領先全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不斷完善;實施“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規劃,致力于補足原特區外基層文化設施不足的短板;一批區級和街道級文化設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三是深化公共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激活事業發展潛能。通過創新基層公共文化管理運行機制、創新人員管理方式、健全文化志愿服務機制、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不斷創新公共文化體制機制,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強勢崛起,文化產業新格局逐步構建

一是制定實施一攬子政策措施,逐步構建以質量型、內涵式發展為特征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2003年,我市將文化產業定位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2011年,將文化產業定位為優先和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其跨越式發展,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2016年,出臺《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提出構建以質量型、內涵式發展為特征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這為深圳文化產業定下了高質量發展的總基調。二是充分發揮文化領軍企業帶頭作用,逐步構建“文化+”新格局。我市始終堅持發揮創意設計和數字科技兩大優勢,文化及相關產業每年以接近20%的速度持續增長,培育出騰訊、華強、雅昌等文化創意的領軍企業,深圳文化及相關產業逐步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創意”的新格局。三是產業集群發展態勢明顯,集聚效應強化提升。在政府推動和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我市文化產業呈現“領軍企業+產業集群+特色園區”的發展態勢,催生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園區,目前我市認定的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有61家,聚集了近1萬家文創企業,園區進駐企業和園區運營方營業收入總額超2000億元,稅收超150億元。

二、 深圳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公共文化設施數量、經費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設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盡管近年來我市新建規劃了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各界滿意度較高,但對標國內先進城市,我市在公共文化設施總數量上仍存在明顯差距,人均更是不足。在財政投入方面,我市在公共文化設施方面的投入總體仍顯不足,就市級圖書館經費投入而言,深圳市級圖書館的平均經費投入遠低于上海和北京。

二是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內容缺乏,專業運營管理能力不足。以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為代表的標志性大型文化設施建設,體現了深圳在文化“硬件”建設上對標國際水準的眼光和追求高規格高品質的魄力,但在文化“軟件”的內容建設方面,存在缺乏同步規劃培育、專業運營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文化內容的缺乏,一方面容易導致硬件設施“空轉”,運營效率較低,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文化設施對群眾的吸引力,使得人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滿足。

三是公共文化設施服務與科技融合深度不足。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深圳第一大支柱產業,為深圳帶來科技創新的核心競爭力。深圳在文化與科技融合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但目前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結合度不高,科技創新成果在文化建設上轉化不足,文化設施服務的便利性、智能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文化產業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目前我市對文化企業的政策吸引力及支持保障力度不足,一方面,受土地、資金、政策等資源環境限制,產業政策對企業的支持吸引力度不足,騰訊、華強方特等領軍企業的部分優秀產業項目在深圳落地受限,向其他城市轉移。另一方面,文化出口貿易缺乏政策保障?,F行出口貿易政策以制造業為基準,缺乏對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數據的統計,與海關等部門政策協同性不足,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扶持政策難以落地。此外,傳統的金融服務體系提供的金融產品與文化產業的要求不匹配、不適應,現有金融體系對文化企業的服務保障較弱,文化企業融資難。

二是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文化IP的知識產權有著衍生產品種類繁多、侵權主體“小而分散”的特點,侵權門檻遠低于維權門檻,導致打假成本過高,打擊了企業維權的積極性。如果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因山寨復制,使市場長期處于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態,勢必造成文化創意產品因無法得到保護而舉步維艱的“劣幣驅逐良幣”問題,導致創新潛能無法充分釋放,動搖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三是文化內容創新不足。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內容。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高質量文化創意內容供給不足的供需結構性矛盾越發突出。從深圳來看,與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文化產業與科技、金融、旅游結合更為緊密,表現形式豐富多樣、表現手段創新十足,但是文化內容、文化底蘊相對薄弱。

三、 推動深圳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推動深圳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增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建議市委市政府加大財政投入,補齊公共文化設施發展短板,實施“文化基礎設施攻堅做強工程”,加快推進新成立區和新拆分街道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在城市更新等項目中加大基層文化設施配套建設力度,實現區級、街道級公共圖書館全覆蓋,提高社區級圖書館(室)覆蓋率,打造優質“十分鐘文化服務圈”。

二是創新構建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機制。依托“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建設創新文化設施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及運營管理,支持新建文化設施的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政府投資項目在立項階段同步開展運營主體招選工作,力爭將“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打造成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新樣板”。探索國有文化設施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注重引入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專業運營管理團隊,提高公共文化設施運營的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提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的質量效益與內容生產能力。

三是豐富城市公共空間的內容建設與文化屬性。優化“文化廣場”“文化公園”“文化食街”等具有文化感染力的城市空間,策劃推廣“廣場+演藝”“公園+市集”“地鐵+閱讀”等公共文化項目,通過出色的文化運營提升公共文化硬件設施的使用價值。

四是運用最新數字技術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內涵與呈現形式,廣泛應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最新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的智能化水平與便捷程度,依托各類城市文化地標打造智能服務,在全城構建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更多市民的個性化需求。

(二)推動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是健全文化產業發展的促進和保障機制,優化產業發展軟環境。要用好用足特區立法權,構建更加完善的文化產業法律體系。2019年6月,國家文旅部就《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預示著《文化產業促進法》將正式出臺。深圳要以此為契機,結合深圳文化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線上化轉變的趨勢,進一步修訂完善《深圳市文化產業促進條例》,在出口扶持、創業發展扶持等方面增加支持數字在線內容服務的條款,健全文化產業發展的促進和保障機制,讓深圳文化產業的體制機制改革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二是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優勢資源,積極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總部經濟。在具有良好基礎的深圳灣等區域,規劃打造以內容開發、視覺設計、影視動漫、互動娛樂為特色的數字文化企業總部集聚區,推動建設國家級數字文化產業園區,進一步激發集聚效應。利用騰訊、華強方特等龍頭企業帶動培育更多數字文化產業頭部企業,提升深圳在全國乃至全球數字文化產業價值鏈中的戰略地位。

三是保護知識產權,提高文化創意成果落地轉化的動力。建議成立保護知識產權的專門機構,設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基金,專門協助企業在全國范圍開展知識產權維權工作,并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與企業共享維權成果與收益,從而解決企業因為維權過于分散、成本過高而放棄訴訟,造成創意成果產業化受限,無法反哺持續創新的問題。同時,要運用區塊鏈等最新技術可追溯、去中心化的特點,有效解決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的權屬問題,從技術層面提高知識產權使用的便利性和保護的有效性。

四是創新文化金融服務,持續改善文化產業的融資環境。鼓勵銀行、保險、小額貸款等機構開展文化產品版權和收益權質押、擔保等創新業務。掃清間接融資障礙,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上市和掛牌融資,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組合拳,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水源,具體來說要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資金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設立專門的文化產業引導基金和擔?;穑患訌娢幕鹑诘谌街薪榈淖稍兎漳芰ㄔO;支持深圳文化企業進行上市融資;拓寬股權融資渠道,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

五是提升文化內涵,促進深圳文化產業向中國傳統文化、深圳特色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對深圳的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活化和產業化開發。建議深入挖掘深圳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創業文化,借助現代的數字化科技手段進行活化呈現和內容再創造,通過震撼的數字化視聽效果,寓教于樂地呈現給市民群眾,以沉浸體驗的方式,潤物無聲地講述深圳好故事。鼓勵生產制作深圳題材的文化創意內容。深圳是我國最為典型的移民城市之一,多元文化的碰撞形成了深圳與眾不同的文化氣質。建議著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文化氛圍,特別是要鼓勵市民群眾和創意群體通過短視頻、動漫、電影和游戲等方式傳播深圳好聲音,對于造成社會強烈共鳴的好內容,要借勢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營銷,制造文化熱點和文化事件,傳播深圳文化觀念,把深圳打造成為比肩西安、成都的網紅文創城市。

(發言者系七屆深圳市政協委員,市文聯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1024精品 | 亚洲再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色欧美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