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深圳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

關于推動深圳制造業產業鏈集群發展的建議

2021年05月13日 10:22 | 作者:張宗平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不穩定的供應鏈直接沖擊了世界各國經濟,后疫情時代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正在迎來重大調整:隨著新冠疫情的出現,制造業遷移邏輯發生新變化,更低勞動力成本不再是制造業遷移的唯一決定因素,企業越來越傾向于在鄰近消費市場的地方開展生產,低技能勞動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性逐漸降低。

貿易摩擦的不斷加劇對保證產業鏈安全提出迫切要求,作為全球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中國對價值鏈把控能力尚有不足。自2018年貿易戰的加劇使部分制造業企業開始向東南亞遷移起,產業鏈外遷的風險也在加大。

深圳作為制造業大市,大力推動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制造業產業鏈的高級化和現代化,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控鏈等推動產業鏈集群發展的產業政策措施,并推出以市領導掛帥的鏈長制強化工作落實。一批深企以新技術創造新供給,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2020年,在一線城市中深圳GDP增速排名第一,但作為二產占比最高的一線城市,深圳制造業集群發展也正面臨著不少突出問題:

一是同北京、上海和廣州相比,深圳制造業面臨著產業用地緊張、產業空間短缺、用房人力成本上漲以及居住成本快速上升等不利因素。在一線城市中,深圳土地面積最小,面積是上海的1/3、廣州的1/4、北京的1/8,土地資源的稀缺導致城市發展產業用地、居住用地資源緊張,大體量的連片產業空間奇缺。土地資源緊張引發的產業項目供地難、廠房租金上漲、居住成本高以及人力成本高等直接惡化了制造業的營商環境,這也導致了近年來制造業企業不斷外遷。

二是產業全球化布局把深圳制造業塑造成了一個優秀的偏科生,這導致深圳產業鏈布局不完整,產業鏈的韌性不強。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目前,全市擁有集成電路企業178家,其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60家、制造企業3家、封測企業15家(2018年數據)。深圳集成電路產業設計業一業獨大(設計業貢獻度超過90%)。在制造、封測等環節存在明顯短板,最先進的12英寸晶圓線尚未落地投產,現有制造廠商對本地芯片制造業貢獻不高。

三是在涉及關鍵元器件、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工業軟件、重大裝備等方面存在卡脖子問題,高端人才供應不足。以工業機器人產業為例:深圳是全國重要的工業機器人企業聚集地,擁有最為完整的工業機器產業鏈。但在產業鏈的上游,如新型傳感、先進控制等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上,仍跟國外先進企業存一定的差距。同國際龍頭企業相比,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在集成電路領域,設計產業上游受控于EDA工具也面臨隨時斷供的風險,產業基礎未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集成電路材料、設備領域幾乎空白,這些問題不僅是深圳短板,也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短板。

為推動深圳制造業產業鏈集群發展,結合深圳的產業現狀和資源稟賦,特提出以下發展建議:

一、 統籌莞惠河汕乃至泛珠三角地區區域資源,科學布局區域產業鏈分工,確立大都市圈產業鏈發展戰略

建議從產業融合開始啟動深圳與周邊城市群的產業協同,從頂層解決由于深圳土地和空間資源緊缺引發的產業項目供地緊張、用房成本上漲、居宅房價攀升、用工成本、物流成本上漲擠壓企業不斷外遷等問題。一是在產業布局上結合周邊城市自然稟賦,協同深圳與周邊城市的不同產業分工。二是在產業鏈布局方面將產業鏈上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部分,包括研發設計及貿易結算環節留在深圳總部,把生產制造和原材料供應鏈分流到原特區外城區和周邊城市,形成“深圳總部+衛星城”的產業鏈布局。三是建立總部與衛星城的產值、稅收分配制度,激勵周邊城市(城區)參與產業鏈、供應鏈整合的積極性。四是建立區域產業政策協同,按照產業分工制定不同產業引導政策,引導產業鏈、供應鏈在衛星城區有序整合。五是加快深圳與周邊城市交通路網建設,構建包括城際高鐵、城際地鐵、城際高速以及機場候機樓在內的便捷交通與服務體系,進一步縮短城際交通互聯成本,提升人流、物流便利性。

建議按照在1—2小時的車程半徑內,即50—200公里的半徑布局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讓產業鏈上70%以上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基地內生產。推動產業鏈垂直整合,形成產業鏈集群發展格局,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之間的資源要素實現有機整合,消除行業內供需錯配。

二、 調整制造業招商模式,全面推行產業鏈招商,聚焦產業鏈缺口和弱項,圍繞補鏈、強鏈和延鏈開展產業鏈招商

建議以構建產業鏈集群為目標,以產業鏈分析為基礎,尋找和彌補產業鏈的薄弱環節,確定目標企業,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招商,推動產業鏈內企業形成溢出效應、交易成本效應、學習效應,產生集群效應收益,促進產業集群內的企業更具有根植性。

(一)逐個梳理重點產業鏈生態,有針對地開展招商

圍繞深圳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5G、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顯示(8K)、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以集成電路為例,建議圍繞芯片設計、制造、封測等進行產業鏈招商。在深圳布局芯片設計產業園,在衛星城市通過飛地模式布局晶圓廠以及封裝測試產業鏈,并在深圳集中開展EDA工具國產替代研究和產業化招商以及集成電路材料研究和集成電路專用裝備國產替代研究。

(二)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形成集群

建議建立和完善制造業產業鏈的服務業配套,內容包括上游的研發設計,中游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知識產權應用以及下游的銷售清算結算和物流支持服務等。推動制造業產業鏈整合服務,解決在產業鏈上下游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涉及研發平臺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應用與保護等創新生態服務、以及企業交易結算和倉儲物流配套服務等,以此促進產業鏈集群在本地發展壯大。

三、 一業一策,加大資源投入,完善創新體系,全面實施重點產業“卡脖子”國產替代補鏈工程

建議直面各產業鏈的“缺芯少核”問題,完善創新體系,加大專項投入,實施“補鏈工程”,系統性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壯大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一是以龍頭企業為主導,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創新資源,培育建設一批以需求為導向、應用創新為主的技術創新中心。二是針對重點產業,分類建立核心技術、關鍵裝備、核心基礎零部件等短板技術清單,依托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中心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是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引導和支持企業專注于細分領域,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四是圍繞重點產業,支持建設供應鏈各組成部分緊密合作、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型產業聯盟,為構建強大的供應鏈應急響應系統提供支撐。五是政府主導,依托產業鏈核心企業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公共實驗室、產品設計中心和標準、檢測認證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提高面向全產業鏈的技術服務能力。六是政府主導,依托高校、新型研發機構、省實驗室、國家實驗室和企業研發機構,加快人才培育與引進,補齊重點產業人才供給不足短板。七是建立產業鏈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提升投資機構專業化服務能力。八是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組建技術創新中心,鼓勵企業采取多種形式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探索協同攻關新模式。

(發言者系七屆深圳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深圳市委會副主委,深圳市光明區副區長)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在线看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色花午夜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