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0~2021)》指出——
2021年下半年全球農產品價格將會進入下行通道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 高志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共同在京發布了《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0~2021)》(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指出,2021年下半年中國豬肉將會面臨一次較大幅度的下降。
綠皮書指出,基于之前全球農產品市場的因素分析,在“中國豬肉短缺”+“美國貨幣寬松”雙重因素主導下來觀察2021年全球和中國農產品市場。2021年下半年中國豬肉將會面臨一次較大幅度的下降,疊加豬肉慣性進口,使豬肉價格下跌會呈現“踩踏性”;受此影響,玉米等飼料糧價格也將被拖累,一旦豬價“踩踏性”下跌,勢必引發玉米等飼料價格的恐慌性情緒,資本會加速抽離,國內玉米價格會迅速回歸,從而全球農產品價格中軸會重新回歸。
綠皮書從市場因素分析,2021年全球農產品價格在上半年仍將維持高位,下半年將會進入下行通道,導致價格下行的因素主要是有四方面:
一、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苗快速推廣的背景下,全球疫情將出現整體性好轉,國際機構普遍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出現大幅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21年1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5%。在此背景下,全球經濟和就業狀況都將大為好轉,這也為全球農產品消費增長提供了支撐。例如,全球水產品消費和貿易將會隨著疫情好轉快速恢復。這些因素將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顯現出來。
二、 當前全球農產品的高位運行將會激勵年度農業生產的放大。能夠看到,受到大豆價格上漲的刺激,美國和巴西年度產出將會呈現較大幅度增長;如前所述,2021年中國生豬產能恢復、糧食生產積極性意愿明顯增強……當前跡象表明,2021年全球農業產出會出現一次歷史性增長。以油籽為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0~2021年度全球油籽產量將達到6.13億噸,同比增長4.4%。此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緩解不僅會增加農產品消費,同時也會增加農業產出。綜合來看,2021年全球農產品增產趨勢明顯。
三、 當前全球農業生產的跡象表明,全球農業產能恢復將會超過需求恢復。原因在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農產品市場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中國非洲豬瘟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寬松貨幣政策),導致全球農產品市場失衡狀況加劇并最終導致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從全球角度來看,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的增產顯然大于需求增長,因此全球農產品價格也會在2021年下半年以后進入下行區間,這種走勢會與中國國內價格變化一致。
四、 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美元貨幣寬松是重要實現方式。從大宗商品角度來看,往往是緊平衡加劇或者邊際缺口加大時,更容易成為資本追逐對象,一旦這種缺口消失,即市場基本面恢復,資本往往會率先獲利退出,從而形成“踩踏式”下跌,2008年、2011年的大幅波動也是如此。因此,在2021年,尤其要留意下半年國內、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下跌,特別是國內相關政策需要做出相應調整。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全球 農產品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