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善緣書舍:讓服務對象“無障·愛”
善緣書舍的書架邊緣呈弧形,而非棱狀。這樣的設計是基于“逢角必圓、逢坎必平”的無障礙設計理念。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王曉潔、強力靜、李春宇)27歲的劉大銘酷愛讀書。最近,他常去北京東二環的一家書店,一坐就是一天。這里吸引他的不僅是豐富的書籍,還有便捷的無障礙設施。
“我公司所在的辦公樓都沒有無障礙衛生間,但是這家書店里有。”劉大銘說。
劉大銘幼年罹患罕見的成骨不全癥,只能蜷縮在輪椅上。他憑借頑強的意志在11次手術之后生存下來,并遠赴英國攻讀心理學。回國創業后,最困擾他的不是事業方面的挑戰,而是上廁所、吃飯這種小事。而在善緣書舍,他“找到了家一樣的感覺”。
善緣書舍坐落于商業樓宇銀河SOHO下沉廣場,是一家以無障礙標準建成的書店。記者看到,善緣書舍設有殘疾人作家作品專區,包括張海迪專區、史鐵生專區、海倫·凱勒專區、生命勇士專區等。
27歲的劉大銘罹患罕見的成骨不全癥。他常去善緣書舍,一坐就是一天。這里吸引他的不僅是豐富的書籍,還有便捷的無障礙設施。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希望書店成為殘障人士的精神加油站。”善緣書舍總編輯劉愛成說,他還精挑細選了一些歷史、文化類的書籍以及兒童繪本。在他看來,殘障人士也希望閱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
“對殘疾人來說,書是可以‘救命’的,尤其是殘障人士的作品。相似的經歷,更能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多年來義務扶持殘疾人出書的公益人士張大諾說。
張大諾計劃于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日在書店以“致敬生命”為主題進行演講,分享自己的公益之旅。他表示,在電子讀物風行的年代,書店仍有其存在意義,對殘障人士而言更是不可或缺,“對他們來說,能出門就是一種快樂,如果還能閱讀會友,就更幸福了”。
書店面積308平方米,從整體到角落,都充分考慮到了殘障人士的需求。書店創始人張靜之介紹,書架的高度分為多個層次,就是為了方便輪椅上的讀者輕松取書。書架邊緣呈弧形,而非棱狀,也是基于“逢角必圓、逢坎必平”的無障礙設計理念。
“我們書店的宗旨是‘聚大愛,除小礙’。希望任何人都能在這里有愉快的精神體驗。”劉愛成說。
65歲的駱燕是一位作家,常年坐輪椅。善緣書舍空間寬敞,讓她實現了坐輪椅逛書店的愿望。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5歲的駱燕是一位作家,常年坐輪椅。她說,雖然很喜歡逛書店,可是在一般的書店,書架之間空間太小,輪椅無法通過。但善緣書舍空間寬敞,讓她實現了坐輪椅逛書店的愿望。
“這里有桌子供我們坐輪椅閱讀,而且桌子下面可以放得下膝蓋,非常舒服。”熱愛閱讀和朗誦的劉士杰告訴記者。
考慮到視障人士和聽障人士等群體的特殊閱讀需求,善緣書舍在無障礙專區放置了大量盲文書籍,并備有300多部由中國傳媒大學捐獻,供視障人士欣賞的“有聲電影”。
書店最里邊,有一間19平方米的迷你“光明影院”,盲人可以在這里“聽電影”。房間還配備了供聽障人士使用的信息無障礙設備“今聲優盒”,能將語音實時轉換為文字顯示在屏幕上。
從選址到設計、裝修,無障礙書店的順利落成得益于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和智庫的支持。
實際上,張靜之在2019年就在北京東城區開設了一家面向殘疾人的書店。而去年底和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交流后,她茅塞頓開——僅從書籍內容考慮書店經營是不夠的,“無障礙”應成為書店的基礎設施和文化底色。
呂世明給善緣書舍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設施空間無障礙,即選址和衛生間等硬件方面要做足功課;二是服務對象“無障·愛”,即服務對象不局限于殘障人士,也要考慮老人、孕婦、兒童的特殊需求;三是服務功能無障礙,即滿足視障人士和聽障人士的需求,拓展書店的服務能力。
“希望善緣書舍成為全國無障礙書店的樣板,多多推廣、復制。”呂世明說。
最終,善緣書舍選擇銀河SOHO下沉廣場作為書店新址。這里緊鄰無障礙設施條件較好的地鐵站。善緣書舍還與銀河SOHO的物業共同改造了閑置、封閉十余年的無障礙衛生間。
“北京有近百萬殘障人士。只有建設好相關的無障礙設施,殘障人士才能更自如地生活。”張靜之說。
如今,善緣書舍每個月都會舉行“致敬生命”分享會,邀請殘障人士或公益人士前來舉辦講座,一些殘障人士從外地慕名而來。
“無障礙書店的最大意義,是讓殘障人士能和健全人一樣,平等地觸達知識。”劉大銘說,“期待這樣的書店越來越多。”(參與采寫:鞠煥宗、楊淑君)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書店 善緣書舍 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