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沿著高速看中國>要聞
瞧這里,“雞窩”變成“鳳凰窩”!
人民政協網陽朔4月25日電(記者 張春莉)高速帶動旅游村,“雞窩”變成“鳳凰窩”。
位于遇龍河畔的雞窩渡村,隸屬于桂林市陽朔縣陽朔鎮矮山村委會,距縣城6公里,距桂梧高速路口僅5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積約為 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0畝,現有人家160戶、603人。建村始于1736年,因其老村三面環山,形如雞窩,故名雞窩肚村,后“肚”訛為“渡”,遂名雞窩渡村。
這里風光秀麗,周邊是遇龍河、十里畫廊等陽朔著名風景區,文化底蘊深厚,歷代不乏名人學士、商賈富紳,有新桂系骨干、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中將潘宜之在此休閑垂釣,有大畫家徐悲鴻在此潑墨寫生,有黃埔軍校生莫建斌在此缷甲義診……村民陶開豪2006年榮獲陽朔縣“十佳種植戶”稱號;2017年再次榮獲陽朔縣“十佳特色產業能手”稱號。
近幾年來,雞窩渡村以美麗鄉村、幸福鄉村建設為契機,以文旅融合發展為切入點,以開展“五拆五清五建”工作為載體,不斷挖掘文旅資源、提升環境質量。僅2019年,便投入資金2000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環境整治,新建了污水處理中心、村級活動中心、停車場及巷道、沿河步道等,拆除了一批違法建筑、廢棄欄圈,新建了一批微花園、微果園、微庭院,新建綠化面積達2萬平方米。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原住民積極參與旅游開發,積極培育精品農業、養生度假、精品民宿等旅游新業態,引導旅游企業積極聘用原住民,解決就業問題。
現在全村有竹窗溪語、外泊家、閑心人家等中高端民宿酒店10家、民居住宿10家,有客房215間、430個床位。特別是高速開通后,雞窩渡村憑著便利的交通條件,游客大幅增長,2018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現在村民主要以從事旅游業為主,全村旅游從業人員200余人,主要經營竹排漂流、民宿、農家樂、特色小吃、租車等。旅游業已成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人均收入超過18000元。
“高速沒開通前,我們村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高速開通后逐年增加,現在人均收入達到10000多元。”村長徐文通高興地向記者介紹并舉例佐證:陶秀瓊是我們村的黨支部書記,她在高速沒開通前就做導游,年收入才一萬多元,當時游客還不是很多;高速開通后游客多了她就自己開起民宿,生意很好,一年有八萬元收入。因村委會工作忙,她就把自家的房子租給老板做民宿,租金一年收入十萬元。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