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
【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走進中國電科14所:未來更多更強人工智能產品將走向民用市場
人民政協網南京4月20日電(記者 付振強)在手臂套上一個機械手,搭配一件傳感器手環,就可讓每一根機械手指實現與操作者同步,甚至實現精準抓拿物品……近日,“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暨“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這是記者在院內看到的一幕“神奇”場景。
記者了解到,這是一款可以讓失去手臂的殘疾人再次實現操控的“意念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所長胡明春表示,目前該項技術正進入量產階段,將為殘疾人獨立進行基本生活帶來有效改善。
記者隨媒體團相繼前往數字化樣機大樓、智能制造生產線,詳細了解雷達研制生產過程,發現像這樣的“黑科技”還有很多。
從我國第一部自行研制雷達、“640”工程、到世界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從修配仿制到自力更生,從保障“兩彈一星”到為“神舟”飛天護航,這個與共和國同齡的研究所,見證了中國雷達從無到有,由弱向強的光輝歷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黨委辦公室主任席曉強介紹,目前十四所堅持全面擁抱數字化發展,以探測感知相關優勢技術成果轉換為基礎,在電子裝備、網信體系、產業基礎板塊構架下,重點在智慧智造、智慧交通、智慧顯示等“智慧+”行業數字化領域發展布局。
胡明春表示,14所是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軍工企業,有著優秀的傳統和文化,圓滿完成了抗美援朝、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國慶閱兵等黨和國家交辦的各項重要任務。當前,集團公司提出了“軍工電子主力軍、網信事業國家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三大定位。
“未來,會有更多更強人工智能產品走向民用市場。”胡明春說。(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