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信用評級迎來監管升級 如何當好債市“守門人”
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出臺的《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引發各界廣泛關注。業內專家認為,該征求意見稿最大的亮點是信用評級制度供給側創新,為高標準債券市場體系健全了制度基礎;債券市場取消強制評級是大勢所趨,這一制度調整將推動評級行業發展由監管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這對發行人、投資機構和評級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將重塑。
一直以來,國內信用評級行業因評級虛高、區分度不夠、發揮作用有限等問題被各界詬病。尤其是近一段時期以來,違約事件頻發,評級業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為提升我國信用評級的質量和競爭力,推動信用評級行業更好服務債券市場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起草了《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于近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锻ㄖ穼π庞迷u級行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行業該如何應對?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
針對痛點開良方
“《通知》的出臺,有望提升信用評級服務供給質量,充分發揮市場風險揭示功能,為投資者投資決策提供可靠參考,促進國內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分析說。
首都師范大學信用立法與信用評估研究中心研究員薛方認為,《通知》立足提升信用評級質量,從規范性、獨立性、質量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強化信用評級行業要求,壓實評級機構作為獨立第三方“守門人”角色和中介責任,引導其將聲譽機制作為生存之本,為市場提供增量信息,充分發揮信用風險揭示功能?!锻ㄖ纷畲蟮牧咙c是信用評級制度供給側創新,為高標準債券市場體系健全了制度基礎。
“目前的信用評級市場,一方面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以價定級、以級定價’惡性競爭頑疾凸顯。另一方面,市場對評級認知存在誤區,對評級使用存在過度依賴的問題,導致評級功能扭曲?!毖Ψ秸f,信用評級普遍存在有效性不足的問題,行業風險警示度不足、評級虛高、信息披露合規性明顯不足。
此次《通知》鼓勵開展雙評級、多評級、主動評級、投資人付費評級等制度創新。薛方認為,這將發揮不同模式評級的交叉驗證作用,引導市場選擇評級質量好、區分度高的信用評級機構。《通知》將聲譽機制作為評級機構生存之本,旨在發揮評級逆周期作用,為市場提供增量信息,充分發揮債券市場“守門人”角色,形成基于評級質量競爭的市場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未來將降低監管對外部評級的要求。“這是我國債券市場在取消強制評級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磊認為,《通知》的發布,意味著信用評級從監管驅動逐漸轉向市場驅動的新業態?!锻ㄖ诽岢鑫磥韺⒔档捅O管對外部評級的依賴,將評級需求的主導權交還市場,明確了評級機構的評價體系要以評級質量為核心、以投資者為導向。投資人對債券信用風險管理需求的精細化既為信用評級機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競爭舞臺,也對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戰。
行業格局將重塑
“《通知》的發布,體現了監管機構對評級行業的關心和重視,是未來評級行業發展極為重要的指導性意見,有利于促進評級機構行穩致遠?!贝蘩谡f,短期來看,取消強制評級可能對評級機構收入、評級技術改進等方面帶來一定壓力。但有壓力才有動力,未來隨著取消強制評級和《通知》等政策的落地,以及各項配套指引的完善,評級機構將進一步夯實基礎,豐富評級內容,更好滿足資本市場信用服務新需求。
崔磊表示,投資者付費模式、雙評級、多評級等多元化評級服務都可能成為行業發展方向。長期來看,最終留下的將是獲得投資人認可的機構。
薛方認為,債券市場取消強制評級是大勢所趨,這一制度調整將推動評級行業發展由監管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將企業評級選擇權交予市場決定。這對發行人、投資機構和評級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將會得到重塑。
“取消強制評級將倒逼評級行業提升整體公信力,評級機構將更看重自己的聲譽。促使評級機構不斷審視評級理念、方法、體系,不斷改善評級質量,更好發揮風險揭示及定價功能。取消強制評級后,信用評級將由發行端向投資端回歸,向債券市場‘守門人’角色回歸?!毖Ψ秸f。
“《通知》對信用評級行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敝苊A表示,《通知》對信用評級機構和業務等進行了規范,信評行業將迎來強監管、強競爭格局?!岸唐趦?,評級行業整改和業務調整壓力明顯增大,從中長期來看,有助于提升信評行業高質量發展,誕生一批有實力、有品牌、競爭力強的評級機構。信評質量提升,也為投資者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風險定價合理,將加快推動國內信用債市場發展,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敝苊A說。
預警能力待提高
近年來,隨著債券剛性兌付逐漸被打破,評級機構在不斷完善自身評級體系及制度,提升技術水平,但評級結果虛高、評級區分度不足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這既需要信用評級機構切實提高信用風險預警能力,改進信用評級預警方式,向投資人提供更具有信息含量的評級報告和更直觀的評級觀點;同時,也需要市場參與各方共同提高對信用風險的理性應對機制。
崔磊認為,此次《通知》提出,未來將降低監管對外部評級的要求,將評級需求的主導權交還市場,就是從政策層面降低評級依賴度,為評級行業發展和評級結果應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讓評級更好服務投資人和市場,充分揭示風險和預警風險。
對于評級機構來說,高質量服務供給才是核心競爭力。周茂華建議,面對國內監管強化、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信用評級機構應在以下四方面做出改進:一是加快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內部監督效能,保障內部評級獨立性和公正性;二是改進創新評級方法,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提升評級質量和評級區分度;三是完善內部考核機制,加強員工職業操守培訓,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出具公正客觀的評級意見;四是加強機構間交流合作。國內機構可積極與國內外評級機構進行交流合作,取長補短,不斷提升信用評級機構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
本報記者 姚進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評級 信用 機構 市場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