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議政瞬間 委員聊遼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江蘇省政協首次專家協商會綜述

走向深藍

2021年04月19日 10:20  |  作者:江迪 唐傳陽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江蘇省政協調研組在連云港調研 朱筱毓 攝

工人們在連云港碼頭忙碌著

“希”系列半潛式圓筒型深海鉆井平臺

人民政協網4月19日電(記者 江迪 通訊員 唐傳陽)江蘇人口密度大,省內海岸線長度、管轄海域面積、海島數量、海港資源等遠弱于廣東、山東。如何實施“離岸”和“遠海”戰略,開辟發展新空間,有效克服淺灘海的先天不足,更好保護沿海灘涂濕地資源,進而培育海洋新產業新經濟,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4月12日,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點題,江蘇省政協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為主題首次舉行專家協商會。

“這是省政協貫徹中央、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汪洋主席提出的‘善于把專業意見轉化為政策選項’,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有益探索。”江蘇省政協主席黃莉新表示。

磷蝦的來路

會前,江蘇省政協組織多次調研。4月2日,在連云港港口調研時,黃莉新一行聽取南極磷蝦捕撈及加工項目進展情況介紹。

南極磷蝦體長一般6厘米左右,很小。可是磷蝦背后的故事卻很大。

協商會上,江蘇省政協委員、中船702所研究員顏開的話題從這個“小東西”說起——“磷蝦來自南極,關注磷蝦,體現了走向深遠海戰略轉向。江蘇沿海水淺灘涂多,過去我們思考更多的是‘沿海’,而非‘海洋’,目光局限在淺近海。今后我們要走向深遠海。”

“南極磷蝦被稱為‘人類未來的動物蛋白庫’,研究和發展以南極磷蝦捕撈和深加工的產業,可以創造從磷蝦粗加工、高值化精深加工,到磷蝦捕撈加工船舶裝備研發制造的上百億元遠洋漁業產值。”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沿海開發集團董事長鄧東升也表示。

“現代海洋經濟對傳統海洋資源稟賦的依賴度越來越小,比拼的是先進海洋裝備和海洋科學技術。”鄧東升認為,江蘇船舶制造、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現代海洋漁業等產業具有較好基礎,具備產業升級空間和向深遠海發展的潛能。

要將潛能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到南極捕磷蝦,首先得有船。“近年來,我國造船業發展迅速,多年位居世界第三,中國船舶總裝建造的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然而,船舶配套設備國產化率低,制約了我國造船工業的高速發展。船舶配套產業面臨著核心配套體系不健全、工程整體解決能力不足、缺乏產品應用的驗證條件等問題。”顏開說。

海洋工程裝備領域也存在類似情況。“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第一梯隊。但研發設計和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依賴國外;配套能力存在較大不足,核心設備和系統主要依靠進口。總體來說,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正處在生存與發展的關鍵階段。”振華重工啟東海洋工程公司副總經理陳新華說。

“圍繞船舶配套設備自主設計、集成配套、核心制造和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需要,整合產業鏈優勢資源,要逐步提升產品的研發能力、制造能力、服務能力的智能化水平,率先實現船舶配套的數字化,在數字化基礎上實現船舶配套網絡化、智能化。要以省科研計劃為強力牽引,組織省內相關船配企業和院所,圍繞項目實施、監控、評價與改進全過程,強化科研項目的示范性和帶動性。”顏開建議。

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陳新華認為,要以創新為動力,不斷優化產業發展模式,避免國內企業低端產品的低價惡性競爭。他建議,重點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推進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軍民協同創新,提升在海洋探測裝備和工程一體化服務保障等領域的能力。以海洋經濟產業化、海上安防與減災預警系統化工程建設為目標,涉足智慧海洋領域。

海藻的去處

和磷蝦一樣,海藻也是此次會議的熱詞。與磷蝦不同,海藻對江蘇而言更觸手可及。

每到七八月,江蘇就擔心滸苔呈爆發性生長,形成滸苔綠潮。現在一般只能通過清理打撈緩解滸苔災害的影響,但打撈上來的滸苔腐爛變質仍舊污染海域環境。海藻往哪兒去?

“滸苔具有清熱解毒、軟件散結、消腫止血的功效,滸苔中含有多糖、膳食纖維等功效性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及用途。變廢為寶,將爆發的滸苔研發成市場上的高附加值產品,需要有相應的政策支撐和資金投入。”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省海洋藥物研發中心主任吳皓說。

不僅是滸苔,近年來,長江口至南黃海還頻發馬尾藻,行業內稱“金潮”,不過“金潮”還只是“金色”,遠遠沒有變成“黃金”。

“海藻全身都是寶。我們要提高大型海藻加工企業的產能、變革大型海藻產品和經濟,發展海藻提取物、海藻肥等產業;利用‘碳中和’和循環經濟發展需求發展海洋微藻產業,開發海洋保健品,利用螺旋藻、小球藻等微藻代替魚粉、豆粕等進口飼料蛋白,防止‘卡脖子’。”河海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趙哲一口氣說出了海藻的多種利用方式。

不只是海藻,海洋生物由于長期處在極端環境下,因化學防御而產生具有特殊功效的活性天然產物,這些活性產物普遍顯示出較強的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成藥性強,具有良好的藥物開發前景,因此海洋也被喻為“藍色藥庫”。

“我國海洋生物的化學、生物學、生態學和藥理學等多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仍相對薄弱,國內的海洋藥物研究多停留在初級代謝產物的研發階段,建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集中研發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和成藥前景的新藥先導化合物。”豪森藥業集團公司技術總監連小剛表示。

“江蘇缺少海洋生物醫藥公共平臺,有必要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聯合企業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搭建江蘇海洋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吳皓建議,通過政府的政策與資金導向,引導醫藥企業在海洋生物領域進行創新開發,沿海城市醫藥產業可將觸角伸向海洋,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包括藥品、功能保健食品、食品等海洋生物醫藥產品。

平臺的力量

吳皓所談到的公共平臺,得到了不少與會者的共鳴。將分散的資源整合到共同的平臺上,是不少與會者的心聲。

“您要問南京大學有多少關于海洋研究的資源,老實說,我也說不準。這些資源分散在不同的院系。不僅南京大學是這樣,江蘇海洋科技力量雖多,但分布相對散,對省內海洋產業的支撐不顯著;海洋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和引領性不強,并且海洋產業同質化明顯;缺少具有顯示度的產業集群和明星企業。”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鄒欣慶坦言。

“建議整合現有的省內有關科研力量,成立江蘇省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院,并輔以海洋產業科技園區建設。”鄒欣慶認為,研究院可重點針對三個大領域進行布局研究。首先是海洋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在研究包括氣候變化及其海岸海洋效應等重大前瞻性科學問題的同時,加強對海洋環境的監測,對來自可能遭受污染地區的產品進行跟蹤研究與針對性防范。其次是海洋先進技術和材料研究,主要針對現階段海洋產業所面臨的重大技術難題開展研究。最后是海洋經濟與政策研究:研究適合海洋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國際新秩序下的海洋產業機會與風險,“一帶一路”與江蘇海洋產業等。

專家們還建議,梳理江蘇海洋科技龍頭企業,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建設共性技術平臺,聚焦江蘇涉海優勢產業分類制定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加快形成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品牌知名度、資源整合能力達到世界水平的海洋科技領軍企業,以及在行業細分領域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推進一批重大海洋科技關鍵技術突破。

充分協商基礎上,與會者形成共識——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堅持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并重,支持領銜科學家實施一批長周期、高風險的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實現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創突破。把基礎研究擺在突出位置,以應用倒逼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支撐應用,積極打造海洋領域戰略科技力量。

附:

轉變

記者 江迪4月12日晚上6點,專家們走出江蘇省政協會場時,三五成群地交流著。江蘇省政協首次專家協商會從下午2點半開始,3個半小時不間斷的交流依然讓專家們意猶未盡。

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是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作出的江蘇省“十四五”發展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今年3月初,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點題,要求省政協圍繞“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開展研究、提出建議。

接到任務,江蘇省政協高度重視。由于這一課題專業性較強,江蘇省政協借鑒全國政協工作經驗,決定采用專家協商會與調研相結合的形式。省政協主席黃莉新提出“摸清家底、整合資源、提升能力、打造平臺”的總體要求。

專家協商會前,黃莉新主席、閻立副主席分別帶隊,赴南京、南通、鹽城、連云港等地實地調研,形成《關于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及《江蘇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的路徑研究報告》。

為什么江蘇對海洋問題高度重視?

這與江蘇特有的自然稟賦密切相關。江蘇是沿海省份,但地質結構決定了江蘇沿海水淺灘涂多。受潮汐漲落等因素影響,“人下不去,船上不來”。從沿海縣城開車到海邊需要1小時的現象曾經比比皆是。江蘇“重陸輕海”的傳統意識較強,對發展海洋經濟重大戰略意義認識不足,曾多次錯過國家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機遇,造成長期以來“江強海弱”“南強北弱”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海洋蘊藏著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新發展階段,江蘇要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必然要搶占海洋這一要地。

江蘇與海洋關系的這種轉變,何嘗不是中國與海洋關系的一個縮影?

要搶占海洋這一要地,關鍵靠科技創新。要做好海洋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也要對協商方式進行創新。江蘇省政協借鑒全國政協經驗,首次采用專家協商會的方式來研討這一議題。

這次專家協商會,創新點有三個。

首先是專業性,與會的14名發言者全都是長期從事海洋工作的研究者、實踐者,其中3人是省政協委員。其他則是來自涉海高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庫及創新型企業的專家學者,非委員專家參與的數量創下新高。

其次是廣泛性,專家協商會的參與者并沒有局限在某一專委會、某一界別或在南京的委員,而是從江蘇全省挑選參與者。有的專家來自央企,有的專家長期在外省工作,對全國和各地,乃至世界海洋科技創新情況都較為熟悉。專家的廣度和深度都得到拓展,更有利于凝練專業性意見建議。

最后是研討性,專家協商會前,江蘇省政協組織多路調研組,由省政協主席、副主席分別帶隊深入調研,調研途中,專家們就進行了深入研討。協商會前,江蘇省政協已形成調研報告初稿,以報告為“靶子”,開展協商就更有針對性,效果也更好,對打造高質量調研成果很有益處。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海洋 江蘇省 專家 產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 一级特级欧美aⅴ在线 | 亚洲国产片论片在线播放 | 亚欧国产一级在线免费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