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譜寫強省富民果業新篇章
——陜西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見聞
4月的陜北大地,溝溝峁峁已染就新綠。行走在草木萌發的黃土高原上,漫山遍野的蘋果花在春風中散發著醉人的清香。
近年來,陜西省立足自然稟賦,大力發展蘋果產業,不斷向北部優生區集中,蘋果種植面積達930.27萬畝,產量1185.21萬噸,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以蘋果為主的果業成為陜西帶貧致富效果最明顯的優勢特色產業。
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站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起點上,陜西省蘋果產業發展重點從傳統的以擴面積壯大產業,轉向以提質增效強產業,從果業大省向果業強省邁進。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陜西各果區正按照省農業農村廳制定的蘋果苗木整治、果園有機質提升、高質高效果園創建、果品產銷對接、果園防災減災五大行動方案的要求,抓早動快,迅速部署。近日,記者深入陜西蘋果產業核心區走訪調研,探尋陜西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脈搏。
栽培模式向現代化變革
驅車行駛在渭北黃土高原的銅川市印臺區,透過車窗,記者發現在連片的喬化果園中,有一些新建果園采用栽桿立架、寬行密植的形式,與過去的栽培模式大不相同。
“這是世界上先進的蘋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模式,果園采用肥水一體化、果園支架和防冰雹、防晚霜等設施,果園噴藥、施肥、花果管理等采用機械化、設施化、標準化,實現了省力化栽培。”同行的印臺區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楊紅剛向記者講解。
記者在采訪時,正巧趕上印臺區果業發展中心在西固村進行2021年果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戶技能提升培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梁俊正在為果農進行現場授課。梁俊告訴記者:“隨著果農老齡化、果園老化以及果園用工成本上漲,省力化栽培模式成為當前蘋果產業發展的重點?!?/p>
為打破當前蘋果產業發展瓶頸,印臺區通過示范矮化自根砧、矮化中間砧密植建園的模式,推廣肥水耦合、節水滴灌、果園機械化、微型氣象站等高新技術,新建一批現代化果園;同時,引導果農加大老舊果園改造,實現高標準規范化種植,逐步向現代化栽培模式轉變。
印臺區是陜西省蘋果產業傳統優勢產區,優質蘋果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在改變栽培模式的同時,印臺區順應消費多元化趨勢,加大品種多樣化,通過高接換頭等方式引進7種新優蘋果品種。
“陜西本土研發的蘋果新品種‘瑞陽’‘瑞雪’‘瑞香紅’特別受果農歡迎,去年每斤‘瑞雪’一級果賣到了10元、二級果7元,比傳統的富士蘋果價格高出了一倍?!便~川珠峰現代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馬俊峰告訴記者。
印臺區的變化是陜西省蘋果生產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陜西省果業中心主任魏延安介紹,近年來,陜西省積極推廣高效栽培模式和山地蘋果,全省矮化蘋果面積達到243萬畝,山地蘋果面積達到330萬畝,新建果園選用“瑞陽”“瑞雪”“秦脆”“秦蜜”等新優品種的比例超過95%。以洛川、寶塔、白水、印臺、千陽、淳化、米脂7個縣區為核心區,創建了陜西黃土高原蘋果產業集群。
經營主體向專業化邁進
今年26歲的馬帥是一名“果二代”,他的父親馬向東是一名老果品經紀人。2014年,馬向東想從果品經紀人轉型做產業,于是成立了果滿園農民專業合作社,又把大學畢業工作剛兩年的馬帥叫回來幫忙。“年輕人文化素質高,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我們父子合力使合作社很快走上了發展快車道?!瘪R向東告訴記者。
馬帥加入合作社后,為合作社注冊了“齊富東豐”果品品牌,依靠優質品牌果品,與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客商建立了穩定的渠道,并以市場為向導,不斷擴大生鮮超市等經營銷售渠道,拓寬銷售市場。同時,借助網絡公司工作經驗,在淘寶商城和微信開設合作社的品牌專營店,讓傳統的銷售通過網絡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前不久,馬帥還與一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新上一個蘋果深加工項目。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戶,是產業興旺的“牛鼻子”。現如今,越來越多像馬帥一樣具備專業化知識的年輕人加入果業隊伍,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近年來,陜西省持續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省果業中心建立起龍頭企業聯系制度,定期到企業調研,了解其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其排憂解難。同時,為了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能力,僅去年,陜西就舉辦了7期能力提升培訓班和多期水果直播人才培訓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有果企3200多家、水果家庭農場4700多個、果業合作社3700多個、果品批發市場33個(其中國家級兩個、省級3個)、果品經紀人近4萬名。
走進陜西印臺九州果業有限公司,幾座大型氣調冷庫映入眼簾,正是這些現代化設施保證了蘋果全年保鮮銷售。在操作車間里,一邊是生產線工人正在將蘋果包裝入箱,另一邊是叉車工人正在向發往上海的運輸車上裝載果箱。
“引領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龍頭企業要打頭陣?!本胖莨麡I公司負責人趙遠山說,“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獨立的果農難以應對,需要依托專業化的經營隊伍來抱團闖市場?!?/p>
為增強果業競爭力,近年來,陜西省突出產業后整理能力建設,謀劃實施百庫百線工程,全省冷庫貯藏能力達到545萬噸,智能選果線達136條,選果能力達862噸/小時,蘋果濃縮汁生產能力達2197噸/小時。
營銷方式向多元化發展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閆妮飾演的“帶貨女王”閆飛燕為家鄉直播帶貨賣蘋果的鏡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國家級洛川蘋果批發市場,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頂端果業公司,每天都有幾名主播坐在直播間,桌上擺著一盤盤紅彤彤的蘋果,主播們向全國各地網友熱情推介洛川蘋果。
為提升網紅主播銷售果品的能力,近日,由陜西省果業中心主辦的“2021年千名水果網紅春季培訓線下實操培訓班”在洛川縣開班,來自全省11個地市的1000名線上培訓學員和100多名線下優秀果農網紅代表參加了培訓,這是陜西省組織實施“百千萬”直播工程(100名果業干部走進直播間、培訓1000名果農網紅、指導開展1萬場直播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陜西省積極實施果業品牌立體化營銷,用好線上線下各類渠道,特別是要抓住水果網上銷售快速增長的機遇,持續深化“陜西水果網絡特色季”系列活動,配套開展好“百千萬”直播工程、發布水果采摘游網絡地圖等活動,以“短視頻+直播+電商”全面助推陜果網絡銷售。據大數據平臺監測結果,2020年陜西水果網絡零售額118.16億元,同比增長66.56%。
與此同時,陜西省積極探索營銷方式向多元化發展,實施“三年百市”營銷行動,成功舉辦中國果汁大會、中國西部國際果業發展論壇和陜粵特色農產品展銷推介等活動,在全國主銷區城市建設陜西果品品牌店近400家,配套周轉庫近100個,品牌引領銷售趨勢明顯。在2020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榜單中,延安蘋果、洛川蘋果、咸陽馬欄紅蘋果、白水蘋果進入前10強。
現如今,伴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陜西蘋果產業鏈條也快速拓展、主體類型愈加豐富、科研成果涌現,蘋果產業發展正在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由分散型向集約型、由兼業型向專業型、由資源依賴型向科技創新型穩步轉變,譜寫出多品類發展、省力化栽培、多元化加工、立體化營銷的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蘋果 果業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