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重慶:貧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六年漲了近5倍

2021年04月16日 14:03  |  來源:重慶晨報
分享到: 

4月13日中午,譚興明煮熟一大鍋玉米面,喂給圈舍里的幾頭肉牛。他一心想著搞產業,提前為女兒上大學準備學費。潘軍回鄉當起天池苗寨的“領頭羊”,帶著村民吃上“旅游飯”,帶動貧困戶脫貧。這是發生在重慶武隆的后坪鄉的脫貧故事。

后坪鄉曾是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是需要花大力氣去啃的“硬骨頭”。數年下來,脫貧攻堅已讓過去的“窮旮旯”大變樣。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鄉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957.63元,同比增長26.6%,是2014年的5.6倍。

打通全鄉的內外“動脈”

后坪鄉山高路遠,到武隆城區100公里,過去駕車要3小時。這還是最近的一條道。

后坪地處桐梓山脈,位于武隆、彭水、石柱三縣交界處,下轄6個行政村中有4個村為市級貧困村,成了脫貧攻堅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

現在不一樣了,全鄉已“脫胎換骨”。一條出山“主動脈”江后路打通了,車程縮短到60多公里,時間1小時左右。相隔不久,桐后路(桐梓鎮—后坪鄉)也正式通車。兩條對外連接的柏油公路,讓后坪有了便捷的進出通道,讓“養在深閨”的山鄉逐漸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對外通道打通了,對內的“動脈”也在熱火朝天建設。全村曾經唯一的一條土路,現在變成了四通八達的水泥路。村民出村有了小巴士公交,“不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

目前,后坪鄉“四好”農村公路已經完成117公里,實現行政村、社、居民集居點通暢率“3個100%”和所有行政村通客目標,10戶以上的村民聚居點公路100%通達。此外,全鄉常住人口住房保障率、集中供水率、動力電村組覆蓋率、光纖到村覆蓋率、集中居民點數字電視覆蓋率、4G網絡信號村覆蓋率實現“6個100%”。

苗鄉居民吃上“旅游飯”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后坪鄉。這里有兩大“招牌”:一是古色古香的天池苗寨,二是世界唯一沖蝕型天坑群。

曾經的寨子里,全是實木吊腳樓,樓上供村民居住,樓下是雜物間和豬圈,雨天四處都是泥濘,晴天到處聞到大糞臭味。現在,變身后的苗寨是后坪的主要打卡地之一,成了武隆區鄉村旅游示范點。

2018年10月,后坪鄉引進300萬元現金入股,將44戶農戶的寨民荒蕪和閑置的田土林房10年經營權進行折價500余萬元入股,與村集體、農業社集體資產資源合股聯營。

羅開勝家曾經的豬圈大糞坑,現在成了網紅全景星空房,全玻璃式的房間里還配套了茶室休閑區。

有生意頭腦的潘軍回鄉,成了天池苗寨的“領頭羊”。潘軍帶著老鄉讓苗鄉的運營漸入正軌,日接待能力2000人,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寨民收入,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2019年,天池苗寨開寨迎客,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當年股民分紅50.8萬元。多數村民領到數千元,最高的領到3.3萬元。

現在,鄉村旅游成為了后坪減貧脫貧的一張重要名片,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一口熱乎乎的“旅游飯”。

“三萬五園”成產業支撐

后坪的旅游招牌,將游客引進來、留下來、住下來,當地的土特產也變成商品,裝進游客的坐駕后備廂。

2019年,在柳州打工的趙朋聽說家鄉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于是回家養蜂創業。第一年就有六七萬元純收入,一家人也靠著養蜂脫貧。

一個藥材廠商看中后坪的土壤和氣候,在村里就近招工種植中藥材,每天7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中午休息兩小時,工資每天100元。

后坪在特色產業上下功夫,大力實施“三萬五園”產業規劃:“三萬”指的是發展一萬畝茶葉,一萬畝中藥材,一萬群中蜂;“五園”是指鄉村旅游示范園、生態漁業園、高山蔬菜示范園、傳統畜禽養殖示范園、水果采摘示范園。目前,全鄉已實現每村有2-3個骨干產業,特色產業覆蓋貧困戶100%。據統計,全鄉2020年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957.63元,同比增長26.6%,是2014年的5.6倍。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貧困 收入 重慶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人成在线 |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亚洲小说少妇区图片 | 午夜福利在线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