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井頭山發掘者孫國平:繼續探尋人類8000年
中新網杭州4月14日電 自北京回杭州,高鐵只需6小時;但從北京把榮譽捧回,孫國平用了8年。于他而言,浙江寧波余姚井頭山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并非終點。
“目前只知道先民吃什么,但居住環境、村莊布局如何仍未可知。人類8000年前的歷史,還要追尋下去。”4月14日,井頭山遺址發掘領隊孫國平接受采訪時說。
4月13日,被譽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的“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浙江寧波余姚井頭山遺址榜上有名。
時隔五年,浙江項目再獲殊榮。回憶那緊張的半小時,孫國平如此形容:聽到“浙江”兩個字,心里的石頭就落地了。
井頭山遺址距今8000多年,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是中國先民適應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證。
井頭山遺址于2019年9月開始發掘,并于2020年8月結束。雖然只用了一年時間,但相關準備工作,在2013年就開展了。
2013年10月臺風過后,兩位放羊的村民在寧波余姚三七市鎮一處待建廠區,發現了一些貝殼和骨頭碎片,并交給了在寧波田螺山遺址工作的考古隊。
“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非同尋常。”孫國平當時主持田螺山遺址考古工作,他一直在追尋中國海洋文化的起源。這一發現,他說“是一條夢寐以求的線索”。
后來,孫國平和團隊花了一個月時間找到了遺址的位置,并進行鉆探和調查。一開始,他們挖了一個3.5米深的土坑,但一無所獲。
“以往發掘的遺址所在地層都比較淺,不到4米,但井頭山遺址文化層被埋藏在7—10米的地下。”孫國平說,此次考古發掘難度頗高,“遠遠大于四川三星堆遺址。”
寧波余姚靠海,這里屬于地下海涂環境,都是淤泥。地下水位高雖讓遺存得以較好保存,但若深挖,很容易發生塌方。
孫國平曾想借鑒三星堆的懸空發掘法,但因經費和技術原因,最后選擇在發掘區周圍建設鋼結構圍護支撐的基坑。這一技術的準備,花了2年。這一方法在中國考古界,尚屬首次。
如何發掘已有章程,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在淤泥中,如何挖出距今8000年的遺存?
孫國平還記得當時的小心翼翼:保存完好的麻栗果被包裹在淤泥中,一碰就碎,考古隊員拿著噴霧器,輕輕噴掉上面的泥垢;蹲在淤泥中清理文物,腳都不敢動一下,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
“站起來,全身都麻了,還眼冒金星。”孫國平說,為了清理用蘆葦、竹子制成的編織物,常常一件器物的清理,就要一天。
后來,考古工作持續到2020年的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考古隊員還是得戴上頭盔、手套,穿上套鞋。在太陽下,一會兒時間,整件衣服都是濕漉漉的。
“汗水滴到眼睛里,一手都是淤泥,也不好擦,只能火辣辣地疼著。”采訪過程中,孫國平不止一次提到,“真不知道當初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那一年,孫國平和考古隊員們基本都沒有休假,白天發掘工作完成,晚上還要整理資料。“和做研究一樣,考古也要經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最終,井頭山遺址發掘出土露天燒火坑、食物儲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區等聚落遺跡。出土遺物有人工利用后廢棄的大量動植物、礦物遺存,以及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
孫國平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在項目接近尾聲時,他發掘了一只中國最早的木碗。
他記得,當時下了一場大雨,考古現場出現了塌方。之后在土層中,露出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當時不知道是什么質地,湊近一看,才發現是木頭。
后來發現,這是一只保存完好的木碗,比河姆渡著名的木碗還早2000年。
“若給它定級,當屬于國家一級文物。”說到這兒時,這個兩鬢斑白、年近60的考古人頗為自豪。
他的微信名是“行者”。他說,考古是他一生要走的路,也是一生不會舍的事業。
4月13日從北京領完獎,他就馬不停蹄地返回寧波。他要準備井頭山遺址二期的考古工作。
“整個遺址有2萬多平方米,一期才700多平方米。”孫國平說,在二期項目中,他希望能找到8000多年前的村莊是怎么布局的,先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樣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古人類的墓葬地,再現8000年前這里的先民面朝大海的日常生活。(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發掘 遺址 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