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四川甘孜:特產“帶牌”上行
她有500萬“粉絲”,是快手“幸福鄉村計劃帶頭人”之一,2019年曾帶動村民賣貨400多萬元。她就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松茸西施”格絨卓姆。
這個23歲的藏族女孩來自稻城迷藏卓瑪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甘孜電商助農領域的帶貨達人,為推廣銷售甘孜農特產品打開了通道,也幫助身邊一批人轉變思想、創業致富。
甘孜藏族自治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劉康勇說:“在甘孜,人人做電商,個個在帶貨,處處有直銷,他們當中不僅有走紅網絡的‘松茸西施’‘土豆小哥’,更有心系民生的‘村干部帶貨員’‘鄉長帶貨人’?!?/p>
甘孜地處川西北,地理位置偏僻,很多高原特產“養在深閨無人識”。直到發展電子商務,甘孜才得以走到“臺前”。經由網絡,越來越多的“圣潔甘孜”品牌被千萬網民知曉,越來越多的高原特產走進千家萬戶。
劉康勇介紹,發展電商,甘孜一直走在四川的前列,關鍵就在于抓好“三個統籌”:即統籌整合國家省州項目資金,統籌整合電商平臺、物流要素資源,統籌培養電商人才。到2020年累計開展電子商務培訓10萬余人次,一支懂業務、能致富的電商示范隊伍在甘孜成長起來。
同時,甘孜州也積極構建其“三大體系”支撐電商產業發展,即建設服務體系,推進“州建園區、縣建中心、鄉建站、村建點”,現已實現鄉鎮電商服務站全覆蓋,建制村覆蓋率在45%以上;建立物流體系,構建州、縣、鄉、村四級電商物流共同配送體系,有效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問題;打造產品體系,規范、擴大“圣潔甘孜”品牌應用,實現“一類一品、一縣多品”,每縣集中打造不少于5個品牌,全州新認證和打造的品牌超過100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8月,甘孜州共有電商企業42家、電商應用企業141家,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電商應用率超過80%,與全州貧困人口通過精準幫扶、訂單農業、產銷一體等方式實現機制化的長效穩定對接,培育“電商領頭雁”500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甘孜電商彰顯戰“疫”新作為。據統計,疫情發生后,全州18縣(市)開展電商無接觸免費配送行動,共實現電商配送訂單2.06萬單,訂單金額345.9萬元,推動超過300家傳統商貿企業“觸網觸電”,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靖雯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甘孜 電商 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