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讓“空氣也能賺錢” 科技創新助廣東低碳發展
“工業排放是揮發性有機物的重要源頭。我們研發出的工業有機廢氣高效治理設備,已在廣東的塑料制品、涂料生產、電子加工等領域的企業建立了示范工程,對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去除率和回收率均達90%以上。”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健康與污染控制研究院院長安太成說。
作為制造業大省,廣東省“轉身”低碳,挑戰巨大。從2010年啟動國家低碳省試點工作以來,廣東獨辟蹊徑,積極開展節能減排等研究和技術示范,支持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撐。歷經十余載,廣東碳排放下降超44%,超額完成目標。
如何科學發展,為廣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按下“加速鍵”?廣東“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
借力技術實現綠色低碳
3月的廣東,風和日麗,林間萬物煥發勃勃生機。韶關市始興縣碳匯林試驗地的負責人李摩生經常來巡看試驗地樹木的生長狀況。
3000多畝的碳匯林試驗地,長勢喜人,樹木參差,綠意盎然。“從荒山變成一片闊葉林,碳匯林樹種試驗成功,離不開周平老師的技術指導。”李摩生說。
周平是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5年前,她開始根據該碳匯林試驗地的地理環境、土地狀況等因素,指導李摩生種下荷木、楓樹等樹種,為之制定森林經營方案。
“開展碳匯林試驗地的目的在于讓林農明白通過科學種植,‘空氣也能賺錢’的理念,從而帶動廣大林農走生態經營之路,并為今后進行森林碳匯交易積累經驗。”周平表示。至今,她已為韶關地區10家碳匯林提供了技術支持。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離不開科技創新賦能。廣東在此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模式:一方面加強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綠色轉型。2018年以來,廣東省在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污染防治與修復、新能源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上文所述的安太成教授的項目就是其中一項。另一方面,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夯實綠色低碳科研基礎條件。
在廣東的深汕特別合作區,亞洲首個多線程碳捕集測試平臺利用物理和化學兩種不同的捕集方案,將電力、鋼鐵、水泥等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碳過濾收集。“經過壓縮提純,可得到純度99.97%以上的食品級二氧化碳。”廣東潤碳科技有限公司CCUS工程師黃振杰說。
向清潔能源轉型
3月16日,在廣東珠海三角島桂山二期風電場,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自主研制的8兆瓦級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一體化測試平臺正式投運,將有力支持廣東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規模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所發布的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中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廣東是經濟大省,能源消費需求大,迫切需要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廣東明確了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天然氣、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的具體舉措。
以南方電網為例,“十三五”期間,西電東送電量達1.07萬億千瓦時,輸送清潔能源占比超過80%。其中,西電送廣東電量約占廣東全社會用電量三分之一,相當于節約東部地區標煤消耗2.71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21億噸。
工作方案提出,爭取2025年前后新增清潔外電送入約1000萬千瓦,2030年前再新增清潔外電送入約1000萬千瓦,新增區外送電100%為清潔能源。同時,大力推動低碳新技術創新發展,服務構建低碳新模式、新業態。如開展“梯次利用動力電池規模化工程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建設廣東桂山海上風電實驗基地;組建技術攻關團隊,重點研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遠海風電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
“我們還在積極推動電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調控,建設南方五省區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的數字化平臺,大力實施清潔調度,加大風光水火儲聯合優化調度,最大限度消納清潔能源。”南方電網公司系統運行部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廣東 低碳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