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張生禮:筆墨芳華書盡愛國情

2021年03月30日 19:52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 王亦凡 宋寶剛 實習記者 張江浩)與著名書法藝術家張生禮的采訪約在了文津書院。這日,北京持續多日的沙塵終于散去,陽光灑進這座坐落在北京北海邊的小院,有一種不落塵世的閑適自在。

這也正是張生禮給人的印象。

小院的茶室里,張生禮身著格紋襯衫、深色西褲,戴一副金絲邊眼鏡,頭發整齊地向后梳著。為了配合“出鏡”,還特意在頸間系了一條絲巾,既顯出整日與筆墨為伴的清雅,又有幾分學者的一絲不茍。

張生禮的履歷上還貼著多種“標簽”: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院長、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寧夏齊白石藝術館館長。而與筆墨紙硯結緣半個世紀,他的角色也在不停“切換”。

靜守初心 筆墨為伴

張生禮擅長隸書、篆書等多種書體,強調厚重醇潤,書風瀟灑飄逸,一如其人。

而他與書法的淵源,則要追溯到他的小學時期。

張生禮從小生活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的鄉間,家境貧寒,父母親友也無人練習書法。一次偶然間讀報紙時,他對上面的隸書字體“一見鐘情”。從此之后,只要在報紙上看到有隸書字體,張生禮都會剪下來收藏,短短幾年間,這厚厚幾大本剪報變成了他在書法上的“啟蒙老師”。

中學后,張生禮開始學習楷書。從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楷開始,他真正領略到了書法藝術之美。從臨摹字帖到大學后多次去西安瞻仰古今碑林,張生禮以自學的方式學習書法,廣臨歷代名家真跡。也正是由于堅持不輟地練習,張生禮在書法一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才有了后來拜師當代著名書法家隸書大師劉炳森的機遇。

當時的張生禮是一家媒體的主編,得知自己一直崇拜的劉炳森大師將要出席一個慶典活動,他清晨六點就帶上自己的習作去門外等候。劉炳森出現時,別人都請他簽名,唯獨張生禮展開了自己的習作向他請教,師生就此結緣。

張生禮成為劉炳森的關門弟子,劉炳森為張生禮賜綽號“綠風浩蕩”。

名師出高徒,經由恩師的傾囊相授,又得到了啟功、歐陽中石、沈鵬等當代書法大師的指點,張生禮在書法創作上有了很大提升。他的隸書在繼承“炳森隸”之厚重典雅、流暢散逸的基礎上,又獨具個人奔放豪邁、大氣磅礴之勢。他的篆體書法則以小篆為主,風格整齊、工整,結構字形修長而體勢大展,體現出內在的凝重而律動、俊麗而多姿的風采。

以古為新 傳承發揚

從自學入門到拜師大家,再到成為聲名斐然的書法家,張生禮在書法上的造詣得益于兩點:一是專注,二是琢磨。

有人覺得練習書法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在張生禮看來,沉浸在筆墨紙硯中未嘗不是一種享受,每日懸腕臨帖也能讓人樂此不疲。在完成一幅作品后,張生禮也會將其懸掛起來,反反復復推敲細節。從基本筆畫到間架結構,從章法布局到落款鈐印,每一處都值得細細琢磨。

這一切,都源于他對書法的熱愛。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評論家點評張生禮的篆書:“既有古樸蒼老的篆書風格,又摻進現代的格調,呈現出篆體的老樹新花、枯草又綠的勃勃生機。”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張生禮說,書法藝術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之所以經年不衰,是因為它在不同的時代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和精神風貌,不斷地推陳出新。

在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今天,鍵盤替代了毛筆,屏幕替代了紙張,書法藝術如何重新煥發新的生機?張生禮認為,今天的時代精神,既不是古人的翻版,又不是摹仿域外的皮毛。

“要創建一種精神煥發的書風,力求真、善、美,給人以奮進的力量。”張生禮說,要繼承也要發展,要傳統也要出新。加強書法教育、讓書法走進千家萬戶,這是每一位書法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張生禮曾多次就“推動書法藝術進校園”提出提案。“讓每一個青少年習得一手好字,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是加強藝術溝通、弘揚藝術擔當的具體體現。”張生禮說。

在提案中,張生禮建議增加書法課,編撰書法教材,配備專職的書法教師。“要以簡單為主,讓學生們對書法感興趣、了解書法,才能夠真正讓書法在學校中普及。”

積善為樂 愛國奉獻

書法是紙上的心法。文津書院樓梯的轉角處,掛著一副張生禮的字,寫的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中的幾句。張生禮以隸書寫就,用筆精妙,線條勁健有力。

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的張生禮,一直以來也致力于傳承書法藝術、傳播書法文化,胸懷天下之志。他曾帶領中國書畫名家走進銀川穆斯林孤兒院,為孤兒院的孩子們創作書畫作品,指導孩子們學習書法,為孤兒院捐贈書畫作品。在孤兒院,張生禮為孩子們寫下“多彩中華,愛心奉獻”。

張生禮還組織發起由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和銀川市教育局在銀川市興慶區回民二小舉辦《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書畫名家走進校園》書畫交流公益活動,現場輔導,啟迪小學生的書畫興趣。

從孤兒院到中小學,從內蒙古的煤礦到江西的革命老區,張生禮走遍神州大地,將書法藝術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在平凡的土地上種出傳統文化的花朵。張生禮還把對祖國的熱愛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筆墨書寫愛國之心,弘揚公益精神。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張生禮策劃組織,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北京市僑聯、北京華商會聯合發起的“血濃于水——首都僑界攜手書畫家抗震救災義賣大型筆會”將100位書畫家的作品進行義拍,所得220萬元現金捐贈給災區。

2009年,由詩人、時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王詠賦創作、張生禮用隸書進行再創作的《祖國頌》一書是他獻給祖國60周年華誕的一份賀禮。

出生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張生禮,對家鄉懷有濃厚的眷戀之情,也一直關注民族地區的發展。他始終認為,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希望用自己的書畫特長,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為各民族兄弟做點事情,盡一份心意。張生禮專門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的詩句,用16句七言絕句介紹中國的56個民族,還為每個民族都創作了詩歌。最后將56首詩作和對應的書法作品全部捐獻給了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總價值高達500萬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張生禮編著的《詩韻書聲——百位中華英才詩書畫贊》也即將發行。作為給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獻禮,這本書選取了100位以熱愛祖國、贊美祖國,為中華民族崛起奮斗一生的各界人士的詩書畫,用傳統隸書和篆書(金文)書法再創作。書的序言中寫道:“贊中華詩韻,繪山河美景。頌祖國騰飛,書藝術人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張生 書法 書畫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 亚洲伊人成大香线蕉99综合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亚洲无吗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