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電 目前,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主要為“醫養結合”“康養結合”“醫康結合”三種模式。通過對比發現,無論哪種模式,都會導致“醫”“康”“養”某一個方面的缺失,存在一定的結構性問題。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周勇表示,“醫康養結合”一體化養老模式,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實現“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創新,可以全面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加速推進醫康養結合的發展,代表著養老服務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可為解決養老服務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他建議,加強區域配建規劃,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及舊城改造過程中,設置明確規劃條件,在一定人口規模的城市片區內,配建一定規模的“醫康養綜合體”,出臺招標制度,設置合理地價,綜合考評企業運營指標和服務口碑,支持優秀運營企業獲取設施,開展養老、醫療、康復一體化服務,滿足本區域長者需求。
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通過綠色通道,簡化“養老機構運營許可證”、“醫療機構運營許可證”和“醫療社保相關資質”手續,將三證快速提供給具備資質的養老服務企業,實現“醫康養綜合體”項目快速啟動、穩定運營。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養老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醫康養綜合體”的運營權交由具備醫療資質的養老服務企業負責,或通過養老運營企業和醫療運營企業合作經營,促使養老服務企業充分調動醫療、養老服務資源,以醫療收益反哺養老部分,為社會提供穩定的“醫康養”綜合服務。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醫康養綜合體”項目用地供應,并參照社會福利用地性質設定地價,如用地為公有產權,則可設定使用年限及使用權出讓規則,吸引社會上優秀養老運營企業獲取用地資源。推動稅費減免、創業補貼、投融資支持等優惠扶持政策落地,降低養老項目的電、水、取暖等費用標準,為養老機構減負,增強企業運營能力。
完善人才支撐體系,提升行業社會地位。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完善“學歷教育-職業培訓-企業內訓”三級人才培訓體系,健全養老服務培訓機制。在養老護理類專業領域,試點實行“學歷證書+護理、康復等多類崗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并給予學費和就業政策傾斜,吸納優秀學生進入養老護理領域,良性引導社會對養老行業的認識。(閆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