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孫琳)“日趨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對我國網絡空間安全能力的發展速度和與信息化的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比珖f委員肖新光提醒,雖然“十三五”期間我國網絡安全產業快速發展,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全面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逐步增強,但依然存在三大問題。
肖新光分析,一是,立足于應對重大社會風險和地緣安全風險挑戰建設網絡安全能力,尚未成為各行業和各地域規劃決策的普遍性認知。二是,網絡安全與數字化發展脫節,需求規模與質量要求不足。信息化的規劃目標相對清晰,篇幅大,預算占比高;網絡安全目標含混,篇幅極少,預算占比很低。兩者完全對比失衡,無法實現兩翼齊飛、雙輪驅動。三是,網絡安全投入的行業和區域能力失衡。導致國家戰略安全能力布局失衡,難以針對性應對地緣安全風險。
為此,肖新光在主題為“提升‘十四五’網絡安全規劃的整體性、系統性和針對性”的提案中建議,完善總體國家安全綜合研判機制,提升網絡空間安全的權重,將網絡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野下的重大統一風險研判維度。定位防御盲點、確定投入重點。
“把握‘十四五’規劃和實施機遇,全力推動網絡安全的需求側改革?!毙ば鹿饨ㄗh,針對央企網絡安全工作,在網絡安全黨組責任制和“誰建設、誰負責”的基本原則上,推動重點央企網絡安全工作考核辦法實施;針對性投入彌補行業和區域的能力短板,利用國有資本金預算和投資基金的多渠道帶動作用,以及財政轉移支付等機制,加大重點工程分布建設傾斜、對重大風險短板進行集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