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張春莉)“‘人臉識別’技術在很多場景被廣泛應用,但是,該技術在某些商業領域的使用甚至是濫用,導致個人的信息安全面臨重大挑戰。”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副主委馬進表示,人臉信息不僅存在被過度采集的現象,而且信息采集企業的采集設備或數據管理能力是存疑的。
如某快遞儲物柜使用打印的取件人照片也可以通過驗證打開快遞柜取件,存在安全漏洞,原因就是采用了技術門檻過低的人臉識別設備。另外,部分企業的信息管理能力、數據管理制度和人員管理辦法不健全,對收集到的人臉信息未進行有效加密,對可接觸到人臉信息的員工沒有嚴格授權等,都存在信息泄漏甚至內部人員販賣牟利的漏洞。
因此,對于個人隱私的侵害和危害巨大,人們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侵犯了個人隱私。另外,由于人臉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與密碼的可修改性不同,一旦泄露則處于不可逆轉的狀態。
針對上述情況,馬進委員提出建議: 明確人臉采集使用場景并頒發采集許可證。相關部門應出臺人臉采集使用場景的限制性規定,并根據該規定就特定場所人臉采集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場所所屬企業的技術能力與管理能力進行評估。取得許可證的單位在應用場所應盡到告知義務,賦予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將許可證在指定場所顯眼處公示,同時提供政府網站方便居民查詢許可證真偽;公示說明本場所采集人臉的使用范圍和采集必要性;公示說明若不愿意被采集人臉信息可以選擇的其他認證方式(政府規定必須采集人臉信息的情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