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王磊)“贛東北與長三角地理相鄰、文化相通、經濟相聯,當前贛東北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條件最為成熟。”住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安能集團安全環保部部長張利榮建議,從國家層面支持贛東北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促進江西高質量發展。
高鐵從上饒到上海僅160分鐘,上饒市的信州區、廣信區、廣豐區、玉山縣都屬吳語區,是真正的吳頭楚尾,歷史文化聯系緊密。此外,贛東北民營企業江浙滬投資為多,贛東北到江浙滬發展或務工人員較多,經濟往來頻繁。
“縱觀改革開放后江西各個時期經濟發展情況,只有對接融入長三角、大灣區時,再加上其他條件配套,發展才快,否則就慢。盡管中央出臺一些支持政策,但發展也不盡人意。”張利榮注意到,江西省是唯一接壤長三角、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省份,但幾乎未搭上三大經濟區發展的便車,反而是人才、資源、勞動力被虹吸。
“為什么江西無法緊密對接融入長三角發展,主要是缺少紐帶和制度安排。”張利榮介紹,以前能對接融入長三角發展,其主因是江浙滬領導交流到江西任職,從而建立聯系紐帶、帶來思想轉變,但這不是制度安排,缺乏必然性、連續性、穩定性。
如若贛東北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后,則江西省與長三角的聯系就有了制度安排和牢固紐帶,長三角的先進發展理念、產業、技術、人才、資金等必然會流向江西這個價值洼地,能有效促進江西經濟發展。張利榮打比方說,“這就好比大山深處的貧困家庭,如果有一個兒子在國際大都市學習工作,這必然會給這個家庭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區域發展競爭中,作為落后方的最優策略,就是加入領先方,與領先方一體化。”張利榮表示,通過研究分析江西省所屬11個地級市納入長三角、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可能性,當前唯有贛東北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條件最為成熟。
“希望國家層面支持我省《關于支持贛東北開放合作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推進上饒、景德鎮、鷹潭三地融合發展,一并納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并在前期給予特殊支持,把贛東北打造成為江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張利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