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新澤西,普林斯頓。
中國物理代表團訪問美國,代表團成員有四人,其中之一是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核聚變專家陳春先。代表團的訪問目標是,參觀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環(huán)形聚變實驗反應堆的托卡馬克:一種環(huán)形磁約束裝置,用來存放等離子體的容器。
4年前,正是陳春先帶領課題組從“0”開始,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奇跡般地研制出中國首臺托卡馬克6號,打破了西方發(fā)達國家對核聚變的壟斷,贏得了赴美交流參觀美托卡馬克的機會,成為當時沖破封鎖的“大事”之一。
思考這個策劃時,從采訪到寫稿,再到手記,這個委員講給記者的故事,始終在腦海里盤旋。
一粒小小的種子,一個小小的芯片,一行小小的代碼,一位小小的元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擁有影響整個國家發(fā)展和安全的力量?還是他們從來都有,在被“卡脖子”時才更加凸顯。
小事是什么時候變成大事?就是在不經意間。倒逼之下,刀刃向內的改革才如此堅定不移。
改革是什么,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多大的艱難險阻,中國都一路翻山越嶺走到了今天。
“卡脖子”,大不了憋住這口氣,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那腳印里就能綻放出鮮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