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 3月6日,社會和福利保障界委員舉行兩場小組會議。委員們圍繞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積極發言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會上31位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回顧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取得的非凡成績,回首“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聚焦“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緊緊圍繞2021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談認識、講體會、建真言、獻良策。有6位委員作了兩次發言。委員們紛紛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表示要為實現今年目標任務,認真履職盡責、凝聚共識,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為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委員們在討論時一致認為,2020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極不平凡、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于革勝、張麗莉委員表示,面臨嚴峻復雜形勢和挑戰,國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決策和民生保障措施,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超的領導才能和家國情懷,顯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杭元祥委員表示,報告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對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等具體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回應百姓關切,緊扣切實解決好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人民群眾倍增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委員們在討論時共同認為,這一預期目標的設定兼顧了經濟運行恢復實際情況,體現了將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要求,有利于同今后目標平穩銜接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推動高質量發展。
吳凡委員發言時認為,計劃的這一目標可歸結為“穩、保、增、減”4個字。即經濟增長穩、社會發展穩、宏觀政策穩,突出體現保民生、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在教育、醫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養老金、撫恤金等民生保障上繼續增做加法,大幅壓減中央各級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和減一般工商業電價、寬帶、專線資費及減審批手續,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理念。
王培安委員對此很贊同,并表示還應加一個“新”字,就是體現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及改革創新新動能,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迎難而上,實現今年預期目標任務,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保持經濟長期平穩運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就業目標設定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委員們表示,這一目標貫徹了中共中央部署,體現了繼續把穩就業放在重要位置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莫榮委員今年1月曾受邀參加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發展規劃專家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言,深刻感受到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對民生問題的重視,認為黨中央國務院著眼長遠,把就業目標定到與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一樣,彰顯了國家強大的信心、決心和士氣。同時,面對經濟恢復發展和市場條件依然嚴峻,完成目標任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堅信今年就業形勢一定會比去年更好。
保企業才能穩崗位、促就業、保民生。
曹暉委員建議要落實報告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要求,重視發展實體經濟,通過實訓基地、車間課堂、生產實操課等,促進實體教育快速發展,讓實體經濟、制造業企業發展路徑更加明晰,培養優秀人才,促穩崗、保就業。
朱建民委員很有共鳴。他建議要有效落實報告對實體經濟支持和優化、落實減稅政策,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面對企業面臨的一些發展難題,王均金委員建議摸排了解企業發債整體情況和提出對應政策,在市場競爭招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支持、保住了企業,才能穩企穩崗,減少失業。”
王瓊委員建議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減輕年輕人創新創業和企業投資負擔。
孫力斌委員希望組織專門團隊搭建網絡交易平臺,打通流通堵點,讓更多中小制造企業和中小實體商業店鋪能以更低成本經營。
社會和福利保障界一直很關心殘疾人福祉。李慶忠委員建言,積極利用“互聯網+”等新模式助力殘疾人就業,建立多層次的殘疾人就業促進和服務制度,提升就業創業水平。
張海迪、龍墨委員期望提升殘疾人康復服務質量,增加康復服務就業崗位。
委員們聚焦報告提出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認為報告確定中央及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彰顯了創新在國家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傅軍、吳凡委員表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大學在基礎研究領域作用,聚焦資源催生原始創新,重視創新頂尖人才培養,凝聚民間力量投入國家戰略科技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加大“卡脖子”技術研發投入力度,集中人才物力研究手機芯片、集成電路等核心技術。
顧朝曦委員建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發輔助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機器人。
曹暉委員建言規劃促進數字化與產業結合,加快第5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中心建設。
朱建民委員建言大幅增加科技創新經費投入,特別是支持關鍵核心領域科技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確定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委員們認為,確定的目標表明我國堅定不移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
文振富委員表示,鑒于我國能源多煤少油乏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能源的國際依存度高,只能依托煤炭來兜底國家能源安全,建議在法定煤運專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點布局建設大型煤制油氣基地。
朱建民委員建言要扎扎實實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的各項工作,將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納入“十四五”規劃,從源頭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凌振國委員建議將共享兩輪出行行業納入碳市場體系,按規劃綱要確定的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要求,解決好智能交換電設施保障不足及路權問題,加速電動自行車鋰電化等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鼓勵行業更多運用低碳技術和產品。
王均金委員建言對交通、新能源汽車及長三角一體化等發展指標,在子規劃中按年進一步量化、細化、數據化,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上午、下午兩個半天的討論中,委員們還就社會保障、健康中國、康養等積極發言建言。
諾敏委員建議“十四五”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進一步推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黃改榮委員建言更加關注大眾心理健康,打通藥物流通環節,降低藥品價格。
費薇委員發言時提出,建立成年孤獨癥康養中心,倡導對特殊群體終身關懷,優先出臺《社會救助法》。
高曉笛委員建議取消高考招生中任何形式對性別的歧視。
劉衛昌委員對重視青少年勞動教育、體育鍛煉、品德教育和注重民眾飲食健康、吃藥食同食源調理疾病、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等提出建言。
地力夏提·亞克甫建議在“十四五”加強西部地區公共衛生學院和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和公共衛生中心建設及提高邊遠欠發達地區鄉村醫生工資待遇水平。
何偉委員就建設國家品格工程、加強村醫行業社會保障和將青少年身心健康納入政府和學校績效考評等提出建議。
社會和福利保障界委員中雖說有許多是殘疾人,但由于委員們討論發言爭先恐后,舉手排隊等發言,上下午兩個半天討論中間也就顧不得休息,自始至終都圍繞討論主題多商量、多建言,不時互相插話提問,力求建有價值之言、建實招之言、建高質之言。委員們在深入討論交流發言中,再一次彰顯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駐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