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題:一場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兩會夜話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這是一場特別的夜話。
一頭是北京會議中心,一頭是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相隔2000多公里。
兩位全國政協委員、一位基層縣委書記,在“云”對話中找到了共鳴。
兩天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提議文藝工作者以更多的文藝創作謳歌偉大中國精神。“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我國進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階段,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文藝工作者也將擁有更廣闊的施展才華的天地。”
一天后,在政協小組討論上,范迪安與致力保護古村落、古民居的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馬國湘有了許多共鳴。馬國湘四年前曾深入民建中央對口幫扶縣黔西縣,那里的青山綠水和古建筑群給他留下美好印象。
于是,兩位委員與黔西縣委書記盧林相約,展開一場隔空的星夜對話。
5日晚,在與黔西縣委書記盧林的連線中,范迪安獲得了創作靈感。“以后我組織中央美院的同事們,到黔西縣少數民族地區,把紅火的生活都畫進去。”范迪安說,你們在脫貧攻堅中做出了巨大努力,鑄成了脫貧攻堅戰勝利的豐碑。
攻克了一個個貧困堡壘的黔西縣,是貴州省畢節市第一個脫貧出列縣,并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太好了!我們真誠期盼,社會各界文藝工作者走進黔西采風、交流、研討,感受勤勞的黔西群眾經過脫貧攻堅后的真實變化,在行走中找到創作靈感。”盧林說。
與此同時,盧林也表達了一個迫切的愿望。“希望有專家指導幫助我們做好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非遺文化的傳承,讓我們的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
話音未落,馬國湘表態了:“盧書記能有保護古村落、古民居的意識,這是一種文化責任。兩會后希望還能到黔西縣走訪,發揮作用讓鄉愁在鄉村中延續。”
廣大農村地區的古鎮、古村落、古民居,是美麗鄉愁的載體。馬國湘說:“今天,我們一方面要開展鄉村振興的全面規劃,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視保護好古村落、古建筑。 ”
“古民居是‘生命體’,需要呼吸的空間。不僅要對古民居本體進行保護,還要注重周邊環境的保護,要做好科學規劃。”范迪安補充道。
“鄉村里都蓋起高樓大廈,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鄉村文化振興重在保住文化的根脈。”馬國湘說。
盧林說,他們正積極推進當地民居古建筑群的修復。
鄉村振興是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又一張新藍圖。范迪安說,在這個過程中,要把鄉村未來經濟發展和文化風貌結合起來。
范迪安和馬國湘達成共識,希望能夠發揮業務專長,把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黔西大地作為創作基地、做好古民居測繪并進行更好地維護,幫助鄉村振興傳統手工藝、非遺等鄉土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